[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989.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宏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53/75;B01D53/78;B01D53/04;B01F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62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实验室 废液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液中含有不少有毒有害物质,这些废液通常是用容量比较大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盛装的,就是普通的储液器皿,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实验后的废液处理非常重要。
目前常规的处理是将废液酸碱度调至中性后再排放,在中和过程中,反应复杂,并且往往会产生各种气体及沉淀物。这些中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由于这些气体的化学性能各异,甚至有些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者有毒有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现有的化学实验废液处理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害物质处理不彻底,且不带有处理这些废气的功能,这些不明有害气体逸出到实验室的空气中,轻者影响环境,危害健康,严重的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引发职业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将废液中和后产生的废气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排放,保证了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废液处理彻底,自动化程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废液收集槽、酸罐、碱罐和中和罐,所述中和罐通过废液管道与所述废液收集槽连接,所述中和罐通过酸液管道与所述酸罐连接,所述中和罐通过碱液管道与所述碱罐连接;所述中和罐设有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排气管道,所述排液口连接排液管道;所述中和罐通过所述排气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洗气罐、第二洗气罐和活性炭吸附塔,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设有出气口;所述中和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中和罐内设有监测废液酸碱度的酸度计;所述酸液管道、碱液管道与排液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废液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酸度计、电磁阀、搅拌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集槽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集槽侧壁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集槽内设有第一过滤网,在废液处理前先进行过滤,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中和罐内设有第二过滤网,将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杂质过滤后再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废液中和处理后产生的废气通过第一洗气罐、第二洗气罐和活性炭吸附塔的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废液中和处理的自动化,提高废液处理效率;废液收集槽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满时结合报警器可报警,防止废液溢出;搅拌装置可使中和处理更均匀,避免中和反应不彻底;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设置可避免管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液收集槽、2-酸罐、3-碱罐、4-中和罐、5-废液管道、6-酸液管道、7-碱液管道、8-排气管道、9-排液管道、10-第一洗气罐、11-第二洗气罐、12-活性炭吸附塔、13-出气口、14-搅拌装置、15-酸度计、16-电磁阀、17-控制阀、18-液位传感器、19-报警器、20-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废液收集槽1、酸罐2、碱罐3和中和罐4,所述中和罐4通过废液管道5与所述废液收集槽1连接,所述中和罐4通过酸液管道6与所述酸罐2连接,所述中和罐4通过碱液管道7与所述碱罐3连接;所述中和罐4设有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排气管道8,所述排液口连接排液管道9;所述中和罐4通过所述排气管道8依次连接第一洗气罐10、第二洗气罐11和活性炭吸附塔12,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2设有出气口13;所述中和罐4内设有搅拌装置14,所述搅拌装置14连接驱动装置;所述中和罐4内设有监测废液酸碱度的酸度计15;所述酸液管道6、碱液管道7与排液管道9上均设有电磁阀16,所述废液管道5上设有控制阀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宏,未经王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9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