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速电动轿车的车门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611.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超;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10 | 分类号: | 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电动 轿车 车门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低速电动轿车的车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低速电动轿车车门与车门立柱用铰链连接,车门开启后,受外界因素干扰,开启角度和停留位置任意变化,给乘客上下车带来不便。怎样对车门的开启角度和停留位置进行控制,使车门按照设定的开启角度和停留位置停留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车门开启铰链的结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速电动轿车的车门限位装置,克服了普通低速电动轿车车门开启后,受外界因素干扰,车门开启角度和停留位置任意变化给乘客上下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兼顾车门与立柱连接牢固的同时,定位车门的开关角度,控制车门停留位置,方便乘客上下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速电动轿车的车门限位装置,是由:立柱安装板、连接销、挡位销、滑动轴、车门安装板、定位轴、限位弯头、内凹弧面、内支架、定位销、限位块、卡头、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第三限位凹槽、弹簧构成;车门安装板的中部设置于立柱安装板内,车门安装板中部的两侧板上端通过连接销与立柱安装板的两侧板上端铰接,车门安装板内设置U形的内支架,内支架的U形口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销与车门安装板和立柱安装板连为一体,车门安装板和内支架均以连接销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车门安装板中部的内部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为勺子形,车门安装板中部的两侧板下端之间设置定位轴,定位轴通过限位块下端的预留孔,限位块以定位轴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限位块上端的内侧设置卡头,限位块外侧表面呈波浪形,限位块的波浪形外表面由所述上端至下端依次构成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内支架的底面中部设置定位销,卡头与定位销之间设置弹簧,立柱安装板的两侧板下端之间对应限位块的波浪形外表面设置滑动轴,滑动轴沿限位块的波浪形外表面滑动。
所述立柱安装板的两侧板上连接销与滑动轴之间设置挡位销,车门安装板中部两侧板上方的端头设置限位弯头,限位弯头的内侧构成内凹弧面,车门安装板以连接销为中心做逆时针运动至极限状态时,限位弯头的内凹弧面与挡位销的圆柱面对应吻合,挡位销限制车门安装板继续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车门开启铰链内部增加了起限位功能的零部件,即在现有的立柱安装板与车门安装板内增加了挡位销、滑动轴、定位轴、限位弯头、内凹弧面、内支架、定位销、限位块、卡头、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第三限位凹槽、弹簧,有效的起到了对车门安装板限位的作用,车门安装板以连接销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随着车门安装板的运动,所产生的力由弹簧传递至限位块,弹簧受力后长度变短,弹簧自身的弹力成为限位块的推力,限位块将力向滑动轴挤压,滑动轴对限位块产生反作用力,限位块以定位轴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同时限位块、定位轴和车门安装板均以连接销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使限位块的波浪形外表面的第三限位凹槽、或第二限位凹槽、或第一限位凹槽与滑动轴接触,起到对车门安装板的限位作用,限位弯头以连接销为中心做圆弧线运动,车门安装板以连接销为中心做逆时针运动至极限状态时,限位弯头的内凹弧面与挡位销的圆柱面对应吻合,挡位销限制车门安装板继续运动。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的波浪面上的限位凹槽不限于三个,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计多个,但最少不能少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普通低速电动轿车车门开启后,受外界因素干扰,车门开启角度和停留位置任意变化给乘客上下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兼顾车门与立柱连接牢固的同时,定位车门的开关角度,控制车门停留位置,方便乘客上下车。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电动轿车使用,同样适合于各类三轮、四轮或五轮车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设计构思巧妙,结实耐用,使用效果理想,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3中:立柱安装板1、连接销11、挡位销12、滑动轴13、车门安装板2、定位轴21、限位弯头22、内凹弧面23、内支架3、定位销31、限位块4、卡头41、第一限位凹槽42、第二限位凹槽43、第三限位凹槽44、弹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