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066.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詹胜文;傅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386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玻璃 热压 设备 中的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除了三星、LG推出了曲面屏智能手机,像苹果推出的智能手机则更多的采用边沿带圆弧倒角的非平面玻璃,即玻璃中间区域为平面且在边缘部位采用曲面进行过渡,上述这些非平面玻璃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的涉及和使用范畴。
由于3D曲面玻璃的加工难度较大,工艺路线也较为复杂,现有的非平面玻璃一般都采用冷加工方式,即对平面玻璃的边缘进行研磨和抛光,以获得所需的弧面边缘;但是,这种采用冷加工方式容易在非平面玻璃上留下细小的裂纹,大大降低了非平面玻璃的良品率;而且,冷加工方式所能加工的弧度圆角大小也受到限制。
利用热压设备并采用分阶段的热压方式可极大程度的降低3D曲面玻璃成型过程中的材料内应力,从而减少细小裂纹的产生,可提升非平面玻璃的良品率;但在产品分阶段热压成型之后,采用液冷板对其进行冷却则会造成处于高温状态下的产品急速冷却、容易碎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旨在解决采用热压设备成型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后,对其采用液冷板急冷方式容易造成产品碎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包括:
用于容纳模具及置于模具中的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并在内部完成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分阶段热压成型为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产品的成型室;
贯穿所述成型室设置,用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冷却的同时,对其进行稳定保压的第一冷却模组;
以及与所述成型室连通,用于对稳定保压后的成型后产品进行持续冷却的液冷通道。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还包括:
贯穿所述成型室设置、与第一冷却模组呈流水线式排布且位于第一冷却模组之前,在产品成型后由对产品进行压型改用为对产品进行冷却的第三热压模组。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还包括:
贯穿所述成型室设置、与第三热压模组呈流水线式排布且位于第三热压模组之前,在产品成型后由对产品进行压型改用为对产品进行冷却的第二热压模组。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模组包括:
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气缸、主上冷却板、主上加热板、主下加热板和主下冷却板,所述主气缸垂直设置,主上冷却板、主上加热板、主下加热板和主下冷却板均放置于成型腔中,主上冷却板连接在主气缸的下端,主上加热板连接在主上冷却板之下,主上加热板的底面用于与模具的顶面相接触,主下加热板的顶面用于与模具的底面相接触,主下加热板连接在主下冷却板之上。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成型室相接、且与所述第一冷却模组呈流水线式排布,用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二次冷却、加快模具退温速度的第二冷却模组;
与所述成型室相接、且与所述第一冷却模组及第二冷却模组呈流水线式排布,用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三次冷却的第三冷却模组;
与所述成型室相接、且与第一冷却模组、第二冷却模组及第三冷却模组呈流水线式排布,用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四次冷却的第四冷却模组。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与所述液冷通道相接,用于在液冷通道对成型后产品进行辅助冷却的同时、对其进行五次冷却的第五冷却模组。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液冷通道包括:与所述成型室连通的通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本体上的液冷管道。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压设备中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模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差速全地形履带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加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