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0911.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彬;刘永勤;闫宇蕾;张贺;李梦云;姚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G02B6/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监测 光纤 布设 排水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于市政排水管网变形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排水管线大多使用混凝土管材。随着地下工程影响与扰动的日益加剧,排水管线的安全变形监测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对排水管线的变形监测多为间接、点式监测方法,即在地面按照要求的间距埋设监测点,通过管线周围土体的变形间接的监测排水管线的变形。经验表明,间接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地下排水管线的变形情况,达不到掌握管线变形,确保管线安全、健康运行的目的。
为了能直接、准确的监测排水管线的变形情况,光纤感测技术被引入到城市排水管网的监测之中,光纤在排水管线上的布设也就成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为便于排水管材的连接和密封,混凝土管材的连接通常设计为承插口结构,使得排水管材外表面每隔一个管材长度的距离就有一个凸起。而分布式光纤必须与被监测对象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准确获取被测对象的真实变形值。由于排水管材上凸起使得监测光纤难以与排水管外表面紧密贴合,无法满足光纤监测要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适光纤布置的排水管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所述排水管材便于监测光纤布设,能有效保证光纤平直而且能与管材外表面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在传统排水管材外表面沿通长方向等弧度设置三条光纤布设凹槽;在传统排水管材承插口结构对应设置有与三条光纤布设凹槽相连通的三处光纤布设缝。
进一步的,光纤采用环氧树脂埋设在所述光纤布设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布设凹槽的深度为0.5至1厘米,所述光纤布设凹槽的宽度0.5至1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承插口结构处的光纤布设缝高度为0.5至1厘米,宽度为3至5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管材连接后,光纤可沿凹槽穿过布设缝保证平直铺设;光纤铺设后,用环氧树脂填满凹槽及布设缝,可保证光纤与管材外表面紧密贴合,成为一体;沿管材外表面等弧度设置的三处布设位置,实现了排水管材变形的三方向直接监测,同时避开了管底布设位置,便于现场施工;仅需稍作修改原有管材模具,便可批量生产,成本增加少;管线连接施工时,仅小角度旋转管材即可实现相邻管节上光纤布设凹槽的贯通,操作简单;可与管线铺设施工交叉进行,对管线铺设施工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的承插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材、2光纤布设凹槽、3光纤布设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是在传统排水管材1外表面沿通长方向等弧度设置三条光纤布设凹槽2;在传统排水管材承插口结构对应设置有与三条光纤布设凹槽2相连通的三处光纤布设缝3。
所述光纤布设凹槽的深度、宽度满足用环氧树脂埋设光纤的需要即可,一般可设计为光纤布设凹槽的深度为0.5至1厘米,所述光纤布设凹槽的宽度0.5至1厘米。
所述光纤布设缝的设计宽度和高度便于光纤穿引即可,一般可设计为承插口结构处的光纤布设缝高度为0.5至1厘米,宽度为3至5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水管材按照传统施工工艺进行铺设,铺设后,光纤沿光纤布设凹槽和光纤布设缝穿过并保证光纤平直铺设,光纤铺设后,采用用环氧树脂填满光纤布设凹槽和光纤布设缝,以保证光纤与管材外表面紧密贴合成为一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监测光纤布设的排水管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0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装置
- 下一篇:塑料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