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及呼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116.6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魏宇魁;杨冬;徐庚;杜建新;单永治;樊晓彤;曾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导管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及呼吸机,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气管导管包括气囊单元、导管本体和沿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注射管,导管本体的一端为插入口,另一端为连接口,导管本体内管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注射管连通的麻醉管,麻醉管的端口与插入口处平齐,注射管的管口处设有管口阀,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且气囊本体、充气管与充气阀依次彼此相通。该呼吸机包括前述气管导管。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术过程中存在着置入气管导管与置入喉麻管对患者进行麻醉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及呼吸机。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作用,也是为全身麻醉患者和危重症患者保持有效通气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进行气管插管术前,手术医生需要先使用喉麻管对患者的喉部和声门处喷洒局部麻醉药物,然后移除喉麻管再置入气管导管至气管内合适深度。利用喉麻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咽喉部和气管上段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置入气管导管过程中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是,此操作不仅增加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而且置入和移除喉麻管还会增加患者脱氧窒息时间,尤其在肥胖和小儿患者还可能增加气管插管术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几率。因此,气管插管术过程中存在着置入气管导管与置入喉麻管对患者进行麻醉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及呼吸机,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术过程中存在着置入气管导管与置入喉麻管对患者进行麻醉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导管,包括气囊单元、导管本体和沿所述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注射管,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为插入口,另一端为连接口,且所述导管本体与所述注射管连接处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口位置处;
所述导管本体内管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注射管连通的麻醉管,所述麻醉管的端口与所述插入口处平齐,所述注射管的管口处设有管口阀;
所述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所述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位于靠近所述插入口的位置处,所述导管本体与所述充气管连接处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口位置处,且所述气囊本体、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阀依次彼此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本体内腔设有一穿过但不阻塞所述导管本体的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气囊本体隔绝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充气阀包括第一充气阀和第二充气阀,所述充气管包括分别沿所述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且所述第一充气阀与所述第一充气管之间连通有第一指示囊,所述第二充气阀与所述第二充气管之间连通有第二指示囊。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管壁上设有一防堵孔,所述防堵孔位于靠近所述插入口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气阀与所述第二充气阀均为截止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导管本体向内凹陷的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所述气囊和所述隔膜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牙刷
- 下一篇:一种可以吸收电脑辐射的绿色植物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