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石混填路基土室内振动压实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3793.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熊越;纪小平;邹海味;甄逸康;李景尧;何创;李向航;陈云;王毅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石 路基 室内 振动 压实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石混填路基土室内振动压实仪。
【背景技术】
我国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多山地丘陵,在这些地区修筑公路经常会遇到土石挖方,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土石混填路基土需要在路基修筑过程中被大量填实利用。然而土石混填路基土的颗粒组成变化很大、材料本身内部极其不均匀且难以控制,导致土石混填路基土的工程力学特性非常复杂,不仅随含水量及土石性质变化,而且与含石量及最大粒径等密切相关。
为了全面的研究各因素对土石混填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若干的振动压实试验成型试件来进行研究。现阶段试验室所用垂直振动压实仪多是为研究路面基层材料(如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特性而开发设计的,对于土石混填路基土而言存在着不适用性和不便性。
现行的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只有针对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测量其最大干密度的试验说明,现行规范中没有阐述土石混填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测量试验说明,也没有规范指出针对土石混填路基土,振动压实仪的振动频率、静面压力、激振力该如何确定,故为了试验的需要,研究振动压实仪的参数对土石混填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影响。试验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偏心轮机构的偏心块夹角来获取相应需要的激振力,而人工通过拆卸机械设备并用扳手去进行调节的方法既费时费力也不精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石混填路基土室内振动压实仪,该振动压实仪能够解决试验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偏心轮机构的偏心块夹角来获取相应需要的激振力,而人工通过拆卸机械设备并用扳手去进行调节的方法既费时费力也不精确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
一种土石混填路基土室内振动压实仪,包括室内振动压实仪本体,室内振动压实仪本体包括振实工作平台和设置在振实工作平台内的配重箱,振实工作平台上固定连接有360°全向固定齿轮,配重箱的顶部设置有180°偏心凸轮,180°偏心凸轮通过第一支座与配重箱的顶部连接,180°偏心凸轮的转轴水平贯穿第一支座,转轴相对第一支座能够转动和轴向移动,转轴上连接有能够控制转轴相对第一支座转动和轴向移动的控制杆,360°全向固定齿轮和180°偏心凸轮相互啮合,通过调节180°偏心凸轮与360°全向固定齿轮的啮合角度能够调节激振力。
所述360°全向固定齿轮通过杆与振实工作平台固定连接,配重箱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支撑杆的第二支座。
所述360°全向固定齿轮的外周上具有12个矩形齿和12个与矩形齿相间设置的齿槽,180°偏心凸轮的外周上具有7个矩形齿和与矩形齿相间设置8个齿槽,180°偏心凸轮上处于端部的两个齿槽之间的部分为圆柱面,该圆柱面的直径与180°偏心凸轮外接圆直径相同。
所述360°全向固定齿轮与180°偏心凸轮外接圆的直径相同,360°全向固定齿轮与180°偏心凸轮上的矩形齿及齿槽的参数对应相同。
所述180°偏心凸轮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
所述室内振动压实仪本体还包括试模、压头和控制室内振动压实仪工作的控制装置,试模的外表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试件顶部位置以及压头位置的超声波传感装置,超声波传感装置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设置在试模直径方向相对的位置。
所述超声波传感装置的信号发射端设置和信号接收端均从试模的顶部向下设置。
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当压头与试件顶部接触时进行提示的报警器。
所述室内振动压实仪本体还包括水泥混凝土砌筑台,试模设置在水泥混凝土砌筑台上,试模的底部为能够沿试模内壁轴向移动的垫块,水泥混凝土砌筑台内设有脱模机,脱模机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与垫块连接,脱模机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脱模机为液压脱模机,包括液压缸,液压缸活塞的自由端与垫块的底部连接,液压缸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接至控制装置内的液压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足部装置
- 下一篇:自动辅助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