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锁止机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546.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武;高潘;张宇;吴德辉;刘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42 | 分类号: | E05B77/42;E05B7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机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锁止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汽车各项技术不断革新,在车门技术中,要求车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对车门锁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锁止机构一般使用刚性机构,当汽车在路况较为复杂的路面行驶时,车辆振动明显,会使车门锁内部有一定程度上的震荡或碰撞,使得车门锁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止机构和汽车,解决了车门锁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锁止机构,包括车门把手总成和底座总成,所述底座总成包括限位块底座、限位块轴销、限位块轴销弹簧和限位块,所述车门把手总成与所述限位块卡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车门把手总成卡接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底座之间通过所述限位块轴销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块轴销穿过所述限位块轴销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底座。
优选的,所述车门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铆钉和车门把手底座,所述车门把手与所述车门把手底座连接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车门把手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车门把手通过所述铆钉与所述车门把手底座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车门把手底座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高度高于所述车门把手垂直高度,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车门把手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限位螺栓的设置是防止车门把手360度转动,在车门锁紧状态下,防备车门把手因为随意转动而卡入车门间。
优选的,所述底座总成包括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底座之间通过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连接;所述底座总成包括两根限位块轴销,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块轴销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底座,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与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配合使用,实现限位块沿着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上下移动的功能,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轴销与限位块底座间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纹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的连接效果可靠,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轴销与限位块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底座的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限位块底座相对的两侧与所述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避让缺口的设置方便所述限位块装入所述限位块底座中,使所述限位块不容易从所述限位块底座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门锁止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底座总成中设置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与两根限位块轴销,通过两根限位块轴销弹簧与两根限位块轴销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限位块沿着两根限位块轴销上下移动的功能,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减少了因为车辆震动明显导致的车门锁内部碰撞或者震荡的现象的出现,延长了车门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车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锁止机构的功能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锁止机构的限位块处于上升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锁止机构的限位块处于下压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锁止机构,包括车门把手总成1和底座总成2,底座总成2包括限位块底座201、限位块轴销203、限位块轴销弹簧202和限位块204,车门把手总成1与限位块204卡接,限位块204与车门把手总成1卡接的一面设置有凹槽,限位块204与限位块底座201之间通过限位块轴销弹簧202连接,限位块轴销203穿过限位块轴销弹簧202连接限位块204与限位块底座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儿童锁
- 下一篇:一种开闭件锁止结构、汽车开闭件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