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驱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9452.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平;朱建雄;刘亚军;杨谭;童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哲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2/00 | 分类号: | G01C2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测量人体行走过程或者撞击次数的计数传感器等可穿戴移动互联网设备也应运而生。
目前,常见的计数传感器大多为采用磁式原理的磁式传感器,该磁式传感器一般包括磁路系统以及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路系统以及线圈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但是,磁式传感器的磁路系统以及线圈导致该传感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驱动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采用磁式原理的传感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驱动传感器,所述自驱动传感器包括:载体、驻极体、下电极以及上电极;所述载体设有空腔,所述下电极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容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电极中除所述结合部之外的部分位于所述载体上方;
所述驻极体设置于所述下电极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电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部;所述上电极设置于所述驻极体的上方,且与所述驻极体之间设有第二绝缘部;
所述下电极及上电极的一端分别通过传输导线与输出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驻极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之间设有辅助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均为绝缘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驻极体包括经过高压电晕极化的驻极体薄膜,所述驻极体薄膜中电极的厚度范围为2nm-3μm。
优选地,所述载体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载体的厚度范围为0.1mm-8mm、宽度范围为0.5cm-6cm、长度范围为0.5cm-6cm。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的上方设置有硬质载体。
优选地,所述硬质载体的宽度范围为0.5cm-6cm、长度范围为0.5cm-6cm。
优选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单元和/或信号发送单元。
优选地,所述自驱动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信号发送单元连接的计数模块,所述计数模块根据所述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计数操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载体中设置空腔,并将下电极的结合部与该空腔相互配合,使得该自驱动传感器在因踩踏、挤压或撞击等使载体以及载体内的空腔发生形变时,驻极体、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使得下电极、驻极体以及上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使上电极以及下电极的表面电荷与表面电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使得自驱动传感器的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能够产生电压脉冲,或者在传输导线、上电极、下电极以及输出模块之间形成回路中能够产生相应的电流脉冲,并能够通过输出模块输出产生的电流脉冲和/或电压脉冲,以根据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进行计数、报警等,例如,根据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进行计数以实现行走计步,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用于计数的传感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传感器的闭环电流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传感器的开环电压测试曲线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哲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哲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