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区域投射式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727.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金良;陈勇;王迪龙;金伟刚;曾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9 | 分类号: | B29C64/129;B29C64/30;B29C64/307;B29C64/393;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投射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区域投射式3D打印装置,属于3D打印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一种采用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机器,它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目前,3D打印机曝光固化时,都是采用整层一体固化,当固化面积较大时,固化时间较长,非常影响打印速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区域投射式3D打印方法、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域投射式3D打印装置,可实现快速高效的3D打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区域投射式3D打印装置,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曝光机构、打印机构、盛液机构和控制机构;其中,所述打印机构包括模组、滑动安装在模组上的打印平台;所述盛液机构包括用于盛放打印溶液的物料槽,用于驱动物料槽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曝光机构的曝光口与打印平台相对应,曝光口投射出明暗相间隔的区域光,形成投射暗区和投射光区,所述投射光区的光通过透明的物料槽底直射打印平台。
作为优选,所述曝光口投射的区域光形成条纹状,即所述投射暗区、投射光区为条纹状。
作为优选,所述曝光口同一时间投射的条纹状投射光区宽度相同,且相邻2个投射光区的间距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条纹状投射光区宽度为3~20mm。
作为优选,所述曝光口投射的区域光形成块状,即所述投射暗区、投射光区为块状。
作为优选,所述曝光口同一时间投射的块状投射光区大小形状相同,且相邻2个投射光区的间距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块状投射光区面积一般为1~100cm²。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为平移式驱动组件或者斜拔式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平移式驱动组件包括物料槽固定座、导轨,以及带动物料槽固定座移动的平移部件,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机座面板上,所述物料槽固定座底部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物料槽固定座侧边与平移部件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槽底部为非光滑平面结构,设有与投射暗区、投射光区相对应的低台面和高台面。非光滑平面结构可以使物料槽底与打印平台间留有一定空隙,进而使打印平台固化层快速脱离物料槽底。
作为优选,所述高台面为全透明,所述低台面为非透明、半透明或者全透明,每个高台面移动方向的两侧均为低台面。
作为优选,所述斜拔式驱动组件包括物料槽固定座,以及拉动物料槽固定座的斜拔部件,所述物料槽固定座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机座面板上,另一端与斜拔部件相连,通过斜拔部件拉动物料槽,使其一侧缓慢下拉,从而实现打印平台固化层与物料槽底快速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槽底为全透明。
与现有3D打印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区域投射式3D打印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固化时间短:通过曝光机构交替投射区域光,将大面积的固化层分割为多个小面积,进而使同一时间固化的区域变小,实现被固化的打印溶液快速散热,从而使固化时间大幅度缩短;
2、 打印速度快:因为打印平台脱离物料槽底后可快速上升,再加上固化时间短,物料槽平滑、斜拔速度快,从而可以使整个打印时间大幅度缩短,是一般3D打印机打印速度的2~10倍。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条纹投射式3D打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条纹投射式3D打印装置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物料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物料槽低台面、高台面与投射暗区、投射光区位置对应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曝光机构投射的投射暗区、投射光区位置分布图;
图6为实施例3的斜拔式驱动组件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