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图机专用车的导联线防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740.2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4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专用车 导联线防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图机专用车的导联线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很普遍,现各大医院的心电图机都放于治疗车上。目前使用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为三组:一组胸导联线六根、另两组分别为上肢导联线与下肢导联线各两根,十根导联线的一端均与心电图机连接;另一端与吸球及电极夹连接。导联线较长一般在1.5米左右。临床使用时常出现导联线纷乱缠绕、扭曲、滑脱、过度牵拉等现象,分开时费时费力,造成导联线破坏,缩短导联线使用寿命;而且经常因分离导联线耽误宝贵的时间,甚至影响抢救措施的实施。参考文献《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0):143赵雪.心电图导联线防缠绕新方法。使用不同颜色的长尾夹和导联线缠绕固定在一起,把胸导联线和上下肢导联线分别夹在治疗车扶手的两侧;或使用缠绕线管包裹导联线。该种方法总体上外观缺乏美观,固定不稳妥,使用寿命短,故未能长期、有效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专利文献205234491U公开了一种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心电图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心电图机本体的一端设有电机,电机连接有滚轴,滚轴的外侧设有收纳箱,收纳箱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挡片孔,滚轴上依次设有多根可缠绕至滚轴上的导联线,导联线穿过收纳箱且从通孔中穿过,靠近导联线的末端上设有卡挡装置卡挡装置上设有挡片滚轴与卡挡装置之间设有套在导联线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收纳箱上,构成导联线缠绕在滚轴上时,卡挡装置压缩弹簧,弹簧不进行缠绕,使卡挡装置置于收纳箱的机构,弹簧下方设有置于导联线上的磁铁片置于收纳箱内的磁性与收纳箱外的磁性相反,且每两个导联线上的磁性分布相同。可以解了传统的导联线在使用时易缠绕、分开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是结构比较复杂不适于推广。专利文献205215215U公开了一种导联线收纳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部袋和右部袋左部袋和右部袋均设置有上部区、中部区和下部区上部区包括1-4个存线孔,中部区包括3-10个存线孔,下部区包括1-4个存线孔,每个存线孔的后方设置有容纳盒,左部袋和右部袋之间通过相连,每个存线孔的前方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一端连接在左部袋或右部袋上。该项专利可以将使用完成的导联线收纳到收纳包里,但是使用时仍然不能避免缠绕问题。专利文献203953652U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防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条、上肢导联线固定管、胸部导联线固定管和下肢导联线固定管;所述上肢导联线固定管、胸部导联线固定管和下肢导联线固定管的底端分别连接有上肢导联线分离板、胸部导联线分离板和下肢导联线分离板,所述上肢导联线分离板上设有两个上肢导联线固定槽;所述胸部导联线分离板上设有六个胸部导联线固定槽;所述下肢导联线分离板上设有两个下肢导联线固定槽。专利文献201591551U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防缠绕装置,其包括导联线本体,该导联线本体将电极与心电图机实现信号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联线本体上设有若干尼龙搭扣,该尼龙搭扣的两侧表面分别对应设有公形连接扣和母形连接扣,所述的尼龙搭扣在导联线本体上的对应侧表面的连接扣扣形相同,即同为公形连接扣或者同为母形连接扣。
在临床工作中心电图机导联线纷乱缠绕问题长期困扰着医护人员,医院亟待需求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收纳方便的心电图机导联线防缠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心电图机专用车的导联线防缠绕装置,解决了移动心电图机会造成导联线缠绕的问题;导联线顺畅无缠绕,延长了心电图机导联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心电图机专用车的导联线防缠绕装置,包括与心电图机连接的六根胸导联线以及各两根上肢导联线与下肢导联线、心电图机专用车体,其特征是:心电图机专用车体上固定连接有管状支撑杆,所述管状支撑杆管中央插接有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上臂和下臂分别由回转连杆构成铰链四杆机构,上臂沿其轴线相对下臂上下调整角度,所述上臂上设有两个任意调节位置的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有托盘,所述托盘内放置与胸导联线连接的吸球,上肢导联线与下肢导联线得电极夹按照使用先后顺序依次夹于上臂前端部位。
所述管状支撑杆管中央与折叠臂插接部位设有阻尼橡胶圈,所述折叠臂能够相对管状支撑杆水平旋转360°。
所述上臂及下臂铰链四杆机构的回转连杆之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上臂沿其轴线相对下臂上下调整角度为0-180°。
所述上臂及下臂铰链位置设有锁紧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未经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ortex‑A8的心电监控仪
- 下一篇:一种盆底治疗仪用肌电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