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保护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657.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范雁东;张庭荣;赛力克;吴鹏飞;成晓江;钱征;苏日青;冯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设备相关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神经内镜保护鞘。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下进行颅脑手术已是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该项技术的核心是进一步减少以往手术入路的创伤,扩大病灶的显露,增加直观切除病变的机会。进鼻蝶颅底手术可利用鼻腔的自然通道,提供一个更为宽敞的手术显露野,还可以提供更大的操作角度,并且可以将神经内镜深入到手术区内,近距离地观察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此手术过程需要使用高速磨钻磨出蝶窦内骨质,在使用高速磨钻过程中时常损伤内镜镜头,目前进口高清内镜价格昂贵,更换镜头花费较高,通过我们设计的神经内镜保护鞘系统则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将保护鞘套入神经内镜上,在不影响内镜观察视野和对手术入路通道的损伤同时保护高速磨钻对内镜的磨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内镜的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镜保护鞘,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设置在神经内镜手柄部1端部的定位套2,该定位套2的一端向外轴向延伸出一圈供穿刺管3间隙通过的鞘套4,所述的鞘套4整体为一个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定位套2外圆面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柱5,所述手柄部1的端部固定有与定位套2套接固定的凸台6。
本实用新型经实践证明内镜保护鞘无任何妨碍手术操作弊端,有利于术中高速磨钻使用过程中对内镜的保护。实践证明该装置的使用,大大减少内镜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结合图1,它包含设置在神经内镜手柄部1端部的定位套2,该定位套2的一端向外轴向延伸出一圈供穿刺管3间隙通过的鞘套4,所述的鞘套4整体为一个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定位套2外圆面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柱5,所述手柄部1的端部固定有与定位套2套接固定的凸台6;
在使用时将穿刺管3穿过鞘套4,然后将鞘套4和手柄部1中的凸台6套接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在使用高速磨钻时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磨钻对内镜头端的损伤,磨钻使用完毕后再将保护鞘拔出,不影响后续血管等精细操作,结束手术操作后可将内镜保护鞘同神经内镜一同消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皮刀头盒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手术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