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过程气垫式柔性取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587.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南;叶晓云;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B29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感光 元器件 成型 过程 气垫 柔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光元器件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过程气垫式柔性取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透明感光元器件,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塑胶或玻璃,大多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由成型模具成型,所以在取件时存在着以下几点缺陷:
1、手工取件时由于透明感光元器件在这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发生形变温度,在手工取件时手接触到透明感光元器件以及手中所施加的压力后使得手接触透明感光元器件部位的位置发生形变以及手接触中手中相关的物质(如皮肤屑等)粘附于其上,导致透明感光元器件在使用过程的效果发生变化,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而且人工取件的生产效率低。
2、采用吸盘装置取件时,由于透明感光元器件在这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发生形变温度,现有的吸盘装置采用压力气体作为动力源以保证吸盘的工作过程,而吸盘装置中所吸附于透明感光元器件的位置面积有限这样在吸附过程中将导致吸附位置发生变形,导致透明感光元器件在使用过程的效果发生变化,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过程中避免变形的气垫式柔性取件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过程气垫式柔性取件装置,包括取件装置本体,取件装置本体上开设有适应透明感光元器件形状的模槽,取件装置本体内沿模槽底部形状设有气道,气道与模槽通过均匀分布的小气孔连通,气道通过进气孔连接至气体发生单元;
所述模槽边缘的取件装置本体上设有用于检测透明感光元器件表面的温度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单元的输出压力;
所述模槽底部铺设用于包装透明感光元器件的包装介质,模槽边缘的取件装置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包装介质的包装介质夹紧单元。
所述气体发生单元为氮气发生单元,所述进气孔、气道、小气孔内填充氮气。
所述小气孔孔径为气体发生单元输出气体的分子直径的1-1.5倍。
所述小气孔与模槽底部非垂直设置,小气孔输入气体沿非径向射入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实际的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时的温度进行力度的控制,保护透明感光元器件不因受力而变形;
2、与透明感光元器件接触面是全接触式,避免了由于接触面积小导致变形的后果;
3、由于有包装接触介质避免了二次转移,易于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感光元器件成型过程气垫式柔性取件装置,包括取件装置本体1,取件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适应透明感光元器件2形状的模槽3,取件装置本体1内沿模槽3底部形状设有气道4,气道4与模槽3通过均匀分布的小气孔5连通,气道4通过进气孔6连接至气体发生单元7。气体发生单元7采用氮气发生单元,氮气发生单元工作时,进气孔6、气道4、小气孔5内填充氮气,并且在模槽3底部形成一层氮气气体气垫膜。小气孔5采用与模槽3底部非垂直设置,小气孔5输入氮气沿非径向射入模槽3,更加有利于均匀氮气气体气垫膜的形成。
模槽3边缘的取件装置本体1上设有用于检测透明感光元器件2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8,温度检测单元8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9控制气体发生单元7的输出压力,在模槽3内表面形成气体气垫膜。
氮气气体气垫膜的形成是由P=(1+G/G0+t/t0)*P0计算出P后由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氮气发生单元输出该压力以及相关的氮气气体流量。
P=(1+G/G0+t/t0)*P0
式中:
P—t温度下形成氮气气垫膜所需要的压力,单位:Pa。
t—实时测得的温度,单位:℃。
t0—从成型模具中取件时的温度45℃(分为:塑料类和玻璃类),单位:℃。
P0—t0下形成氮气气垫膜所需要的压力(此压力在以塑料为材料时在一定质量5g为基础),单位: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