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575.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启明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37/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市电 直流电 电烤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烤盘。
背景技术
电烤盘是一种现代流行的无烟不粘锅的烧烤设备,可用于如羊肉串、烤肉、炒饭、贴面皮、煎牛排和水饺等的烤制。
申请公布号:CN106037507A,申请公开日:2016.10.26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烤盘,包括底座1、盘体2、设有接线端子31的加热元件3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温控器5;所述盘体与底座分体设置,所述加热元件3固连于盘体2下表面;所述温控器5上设有可与接线端子31实现电连接的电源端口51,该温控器5对应于电源端口51处设有一可伸缩的限位件,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以便限位件实现伸缩的配合件。
申请人经过分析上述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同行的电烤盘,发现均存在如下缺陷:1、电烤盘只能在家庭使用,因为需要借助市电来供电使用。2、电烤盘的发热元件一般采用的发热管,而管状发热元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呢。
如何解决现有的电烤盘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申请的的申请人及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和改善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家庭使用和通过直流电源供电在户外使用的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包括面板、发热体、隔热装置、底壳、控制板、隔离板和直流电供电装置;面板与隔热装置固定相连;发热体设置在面板和隔热装置之间;发热体为发热膜;隔离板分别与隔离装置和底壳固定相连;底壳上设有电源插口;底壳内设有控制板;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插口和发热体电连接;直流电供电装置与底壳可拆卸固定相连;直流电供电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逆变器和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分别与电源插口和控制板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一是市电直接使用,二是通过直流电供电装置直接多烤盘进行供电,使得电烤盘可以同时在家庭和户外使用。发热体采用了发热膜,改变了现有的发热管发热不均匀的问题,使得整个面板的受热更加均匀和充分,对食物的烘烤更加充分。直流电供电装置与底壳采用可拆卸固定方式,1、对本申请所要保护的电烤盘具有维修方便的特定,2、模块化设计可以应用于申请人前期生产的产品。
进一步的改进,底壳设有安装可充电电池和逆变器的腔室;电源插口包括市电插口和直流电插口;市电插口与直流电插口上设有防错插结构;切换开关固定在电源插口的旁边。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切换开关可以直接在市电和直流电两种方式之间切换,切换非常方便。采用市电工作时,先将切换开关切换到市电位置,插上电源线与市电接通开始工作。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先将切换开关切换到直流电供电模式,通过电源线将直流电插口也逆变器进行电连接,此时可充电电池会直接对电烤盘进行供电。市电插口与直流电插口上设有防错插结构;结构区别明显,因此不用担心插错了位置。
进一步的改进,面板为微晶玻璃板。微晶玻璃板具有超高导热性和导热均匀性能强的优点,另外还具有方便清洗的优点。
进一步的改进,隔离板的一端设有漏油孔;隔离板的下方设有接油盒;接油盒与底座可拆卸固定相连。漏油孔、接油盒和可拆卸的设计方式具有:1、清洗方便。2、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较少或不会产生油烟。
进一步的改进,隔热装置包括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板和隔热底板;隔热板与隔热底板固定相连;隔热底板与隔离板固定相连。隔热板和隔热底板的设计具有:1、加工方便。2、隔热效果好。3、长时间使用后,可以通过更换单独的部件来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面板,2、发热体,3、隔热装置,4、底壳,5、控制板,6、隔离板,7、可充电电池,8、逆变器,9、切换开关,10、腔室,11、市电插口,12、直流电插口,13、接油盒,31、隔热板,32、隔热底板,61、漏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包括面板1、发热体2、隔热装置3、底壳4、控制板5、隔离板6和直流电供电装置。面板为微晶玻璃板;发热体为发热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启明,未经杜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