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己二酸中金属离子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6542.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怀春;庞兆宝;刘花;安红强;陈英雷;李东鹏;张营营;杨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42 | 分类号: | C07C51/42;C07C51/47;C07C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253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二酸 金属 离子 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脱除离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粗己二酸中金属离子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是生产尼龙66纤维和尼龙66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的主要原料之一。
传统的己二酸合成技术比较成熟,制取硝酸氧化法,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即醇酮油,俗称KA油,采用一定浓度硝酸作为氧化剂,在铜离子和钒离子的催化作用下氧化KA油,得到粗己二酸,由于粗己二酸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铜钒离子以及设备腐蚀带来的铁离子等杂质,无法直接使用,需要进行溶解、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离心洗涤、干燥制取精己二酸,精己二酸中杂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分析结果显示,硝酸根离子从1%降至2-3ppm,铁离子从15ppm降至0.3-0.4ppm,铜钒离子从100ppm下降至10-20ppm。
随着己二酸下游产品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己二酸产品的杂质离子的含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高端的聚酯产品,传统的精制工艺主要依靠脱色和洗涤达到离子去除的目的,但是洗涤和活性炭脱色的效率比较低,无法获得含量更低的高品质产品,并且洗涤水量的增加,容易造成大量污水产生, 增加环保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己二酸中脱除金属离子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己二酸产品杂质离子含量高的问题,同时回收一部分铜钒离子,降低生产成本,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粗己二酸中金属离子脱除装置,包含离子脱除塔、活性炭脱色进料管和粗己二酸溶液管,所述离子脱除塔底部与粗己二酸溶液管相连,还包括精密过滤器、再生酸储罐和回收催化剂储罐,所述离子脱除塔顶部与精密过滤器中部相连,精密过滤器顶部和活性炭脱色进料管相连,再生酸储罐与离子脱除塔顶部相连,回收催化剂储罐与离子脱除塔底部相连通。
所述离子脱除塔内分别设置有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在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之间填充有吸附树脂。
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为约翰逊管结构或金属网结构。
所述吸附树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再生酸储罐通过再生酸泵与离子脱除塔顶部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粗己二酸中金属离子脱除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使粗己二酸溶液中的杂质金属在进入活性炭脱色前大幅度降低,最终获得高品质的己二酸产品,同时回收大部分铜钒离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子脱除塔、2精密过滤器、3回收催化剂储罐、4再生酸储罐、5再生酸泵、6下过滤网、7吸附树脂、8活性炭脱色进料管、9粗己二酸溶液管、10上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粗己二酸中金属离子脱除装置,包含离子脱除塔1、活性炭脱色进料管8和粗己二酸溶液管9,所述离子脱除塔1底部与粗己二酸溶液管9相连,还包括精密过滤器2、再生酸储罐4和回收催化剂储罐3,所述离子脱除塔1顶部与精密过滤器2中部相连,精密过滤器2顶部和活性炭脱色进料管8相连,再生酸储罐4与离子脱除塔1顶部相连,回收催化剂储罐3与离子脱除塔1底部相连通。
所述离子脱除塔1内分别设置有上过滤网10和下过滤网6,在上过滤网10和下过滤网6之间填充有吸附树脂7。
所述上过滤网10和下过滤网6为约翰逊管结构或金属网结构。
所述吸附树脂7为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再生酸储罐4通过再生酸泵5与离子脱除塔1顶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离子脱除塔1为立式结构,填充吸附树脂7,填充约30-70%,离子脱除塔外壁设置有蒸汽伴热管;精密过滤器2为烛式结构,过滤精度为200-400目,在精密过滤器2外壁设置有蒸汽伴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6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