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集总参数设计的180°环形电桥新型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894.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勇;印筱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7/38 | 分类号: | H03H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参数 设计 180 环形 电桥 新型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任意输出功率比的180°环形电桥,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集总参数模型的小型化宽频带新型环形电桥。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系统设备中,环形电桥因其良好的隔离度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90°,180°的功率分配和功率合成网络中。目前大多数环形电桥采用微带线的平面结构,由于它的体积小且易于和其他器件集成;而随着通讯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型化和宽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工艺条件下,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和宽带化的要求,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的需求,利用多层结构设计小型宽频带环形电桥更加具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小型化和宽带化的设计要求,实用新型了一种现代工艺下多层结构的小型化宽频带新型环形电桥。
理论设计参考传统微带线环形电桥模型,利用微带线集总电路模型等效将传统环形电桥中3个λ/4枝节传输线和1个3λ/4枝节传输线进行等效,对于不同的枝节长度采用不同的电路模型,当电长度θ<180°时采用的等效π集总参数模型通过奇模阻抗、偶模阻抗理论得到等效模型的参数式;当电长度180°≤θ≤360°时采用的等效T集总参数模型通过奇模阻抗、偶模阻抗理论得到等效模型的参数式。通过给定指标的输出功率比值,调整出合适的电臂阻抗值,最终利用等效矩阵理论求得等效集总模型中电容电感值。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集总参数设计的180°环形电桥新型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电路拓扑结构为两个相同且接地的电容C3之间连接有电感L1,该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同的电感L2,两个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两个相同的电容C1相连接,两个电容C1之间连接另一个接地的电感L1,两个电容C1连接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相同的电容C2,两个电容C2均接地;所述与电容C3相连接的电感L1的两端各设一个端口,每个端口也与电容C3和电感L2连接,这两个端口自左至右依次称为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两个电感L2与电容C1相连接的一端也各设一个端口,每个端口也与电容C1、电容C2相连接,这两个端口自右至左依次称为第三端口及第四端口。
所述的电容C3的结构为电容C1与电容C2的并联结构,电容C3的电容值亦为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后的电容值。
作为优选方案,其集总模型中的电容都采用内埋VIC叉指电容且其结构为8层,长在2-2.2毫米范围内,宽在1.8-2毫米范围内;所述180°环形电桥新型拓扑结构中电感设计采用内埋垂直螺旋电感,所述的内埋垂直螺旋电感为9匝,长在2.8-3毫米范围内,宽在1.6-1.8毫米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80°环形电桥新型拓扑结构,对于给定的任意频率进行任意功率比输出的方法,具体为,根据端口功率输出分配比公式:
P12:P22=Y22:Y12(5)
及导纳关系公式Y22+Y12=1,调整导纳Y1和Y2的值。(P1、P2分别代表同一输入端口下两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如在信号由第一端口输入,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为输出的情况下,P1代表第二端口的输出功率,P2代表第四端口的输出功率,此时,Y1代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导纳,Y2代表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的导纳;在信号由第三端口输入,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为输出的情况下,P1代表第二端口的输出功率,P2代表第四端口的输出功率,此时Y1代表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的导纳,Y2代表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导纳。)
计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80°环形电桥新型拓扑结构中λ/4枝节传输线上电容电感的方法具体为,所述λ/4枝节传输线在电长度θ<180°时采用变换后的等效π型集总参数模型通过奇模阻抗、偶模阻抗理论得到等效模型的参数式:
XL=Z sinθ(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