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吊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641.6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生;杨军;董志刚;李祝;张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吊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吊装架,特别适用于起吊装卸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典型的集重、易碎货物,物流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货损状况及安全事故。目前玻璃行业在运输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木包装箱、周转箱、框架箱等玻璃运输模式。平板玻璃最传统的包装方式就是木箱包装,这种包装形式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木材资源损耗、成本高等弊病,并且不可重复使用;而周转箱、框架箱的制作成本高、玻璃容易破碎,而且在使用时运输和回空费用都较大。以上玻璃运输形式基本都存在装卸风险大、手续办理繁琐、破损率高等弊病。玻璃厂商对包装和运输的要求是包装成本降低,玻璃净载重量大,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还需要确保物流环节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玻璃运输过程中木箱包装的资源损耗、装卸玻璃容易破损的风险、时效性低等缺陷,以及木包装不可重复性导致物流成本上升的问题,同时也针对周转箱、框架箱的高制造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的高破损率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吊装架,所述玻璃吊装架主要由吊架主体、起吊挂耳、封板组成;所述吊架主体两端设有封板,形成一无盖的盒体;所述起吊挂耳位于其无盖盒体的背面之上。
其中,所述吊架主体两端设有封板,形成一无盖的盒体。
其中,所述吊架主体呈“U”型,其“U”型底部设有方孔。
其中,所述起吊挂耳呈“U”型,其“U”型底部一侧设有外翻的挂耳。
其中,所述起吊挂耳两侧设有联接孔。
使用时,在玻璃吊装架吊架主体两端的封板内壁粘接缓冲条,以避免装载裸装玻璃时,裸装玻璃与玻璃吊装架金属内壁接触;然后,将裸装玻璃置于摆放在工装架上,预先在工装架底部铺设木垫板及缓冲垫条,然后将裸装玻璃竖向置于木垫板及缓冲垫条上;再将粘有缓冲条的玻璃吊装架从裸装玻璃两端套入,包括底部的木垫板及缓冲垫条,并在玻璃吊装架的顶端塞入木垫板;在裸装玻璃的顶部适当位置铺设缓冲垫条,再用打包带横向、纵向将玻璃吊装架、裸装玻璃、底部的木垫板及缓冲垫条、顶部的缓冲垫条绑扎成一个整体;绑扎成一个整体之后,利用专用吊装设备将绑扎成型的裸装玻璃包输送至集装箱内指定位置。
在送入集装箱之前,首先在集装箱前端钉限位装置,其具体位置由装运玻璃的长度而定,且在集装箱两侧壁上粘接防撞隔层,然后将裸装玻璃包依次在集装箱两侧对称码放;码放完毕后将集装箱两侧玻璃通过起吊挂耳的联接孔用螺栓连接;集装箱两侧的玻璃之间底部用木方支撑,上部用捆扎钢带通过集装箱内前后立柱上的挂钩兜住,防止集装箱箱体摇晃时,使玻璃相对于集装箱摆动。
在集装箱内码放好玻璃后,在集装箱内玻璃的后端钉限位装置,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玻璃纵向窜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吊装设备将玻璃牢牢固定,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整体稳定好,便于多式联运,能重复性使用,节约了社会资源。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吊装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吊装架的吊装玻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吊装架的吊装玻璃进箱示意图。
附图编号:
1:玻璃吊装架;2:裸装玻璃;3:工装架;4:吊装设备;5:集装箱。
101:吊架主体102:起吊挂耳103: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吊装架,所述玻璃吊装架主要由吊架主体(101)、起吊挂耳(102)、封板(103)组成;所述吊架主体(101)两端设有封板(103),形成一无盖的盒体;所述起吊挂耳(102)位于其无盖盒体的背面之上。
其中,所述吊架主体(101)两端设有封板(103),形成一无盖的盒体。
其中,所述吊架主体(101)呈“U”型,其“U”型底部设有方孔。
其中,所述起吊挂耳(102)呈“U”型,其“U”型底部一侧设有外翻的挂耳。
其中,所述起吊挂耳(102)两侧设有联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