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练习时测量击球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131.7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施宇;方雨东;钱晓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练习 测量 击球 性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运动器械技术领域,是关于一种能够实时测量乒乓球击球性能的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广大群众爱好的一项体育运动,这项运动集爆发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和身体耐力为一体的球类运动,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乒乓球运动也是一项技术性和战术性非常复杂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弧圈球技术不仅攻击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为比赛赢球提供有力的保证,打好弧圈球要做到步伐灵活和到位、动作准确和稳定是不容易的。弧圈球技术主要由力量、速度、旋转3 个要素构成,在弧圈球技术的训练中,存在着失误较高且不稳定的问题,对乒乓球训练及技术提高产生了阻碍影响。
为帮助乒乓球爱好者业余的乒乓球训练需要,通常应用发球机定点供给球让打球者练习,这对巩固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帮助,但因受条件所限经常没有发球机提供训练。现有专利201520496609.2 提供了一种乒乓球专用训练装置,结构上有底座本体、支架、球形槽、乒乓球卡,训练时可反复击打乒乓球来巩固技术动作;现有专利201210306665.6 提供了一种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定型装置,通过长期在该训练装置上重复练习将击球动作定型。虽然这些训练器对乒乓球爱好者的重复训练有很大的帮助,但不能提供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击球质量如何等信息。
本申请提出的针对乒乓球专用训练装置上检测击球性能的方法,为乒乓球爱好者进行训练时提供击球性能参数,使乒乓球爱好者改进击球动作和力量以提高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乒乓球训练器不能提供击球性能信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测量击球时作用在球上的力及角度,来判断击球质量及稳定性。所述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乒乓球练习时测量击球性能的装置,包括:乒乓球练习器和测量击球性能的系统,所述乒乓球练习器包括用于固定的大夹口和用于联接的支架,还包括支架上部的球卡和固定于球卡上练习用的乒乓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乒乓球体内装有第一传感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内装有支撑球卡的钢丝和信号转换模块,钢丝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转换模块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外部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通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还集成有电池仓,为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和第二传感器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测电路框图;
图3是检测电路具体电路图;
图4是乒乓球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含义:1-乒乓球体;2-球卡;3-护套;4-夹子;5-钢丝;6-大夹口;7-支架;8-第一传感器模块;9-第二传感器模块;10-信号转换模块;11-数据处理单元;12-无线通信模块;13-电池仓;14-球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练习时测量击球性能的装置,包括乒乓球练习器和测量击球性能的系统,乒乓球练习器包括用于固定的大夹口6和用于联接的支架7,还包括支架7上部的球卡2和固定于球卡2上练习用乒乓球体1,乒乓球体1内装有第一传感器模块8。其中,支架7内装有支撑球卡2的钢丝5和信号转换模块10,钢丝5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模块9,支架7外有护套3并用夹子4固定。
如图2和3所示,测量击球性能的系统包括测量乒乓球体1转速的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8和球体受正向压力的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9、信号转换模块10。其中,信号转换模块10由数据处理单元11、无线通信模块12和电池仓13组成,第一传感器模块8和第二传感器模块9与信号转换模块10连接以换得信息传递与处理,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2传递到外部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以便使用者获取击球性能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