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生产线升降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755.6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郑道荣;郑其漫;李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卓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生产线 升降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生产线专用夹具的升降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中,完成工件的各装配任务后,相应的工件夹持装置需要从流水线上层末端通过下层输送线返回首端循环使用。
流水线夹持装置升降输送机就是完成流水线夹持装置在流水线上下层转换的过渡装置。但在座椅组装生产过程中,由于座椅的装配工艺复杂,不仅需要在流水线上进行装配操作,也需要在升降输送装置上进行装配操作,这就需要升降输送装置满足作业空间需求及工作机构快速稳定。
传统的升降输送装置驱动部件设置在侧边(输送装置外部),占用作业空间。而且使用悬臂式提升,为了升降稳定,速度设置得较慢,造成升降输送装置的工作率较低。
为了满足在该工位能作业生产,并且不影响生产节拍和设备稳定性,我们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生产线专用夹具的升降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生产线升降输送机,安装于组装生产线的首末端,包括框架式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以及多个连接上、下支架的立柱,立柱内侧面设有齿条,齿带间设有升降输送机构;固定支架内设有竖向滑轨,竖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上;升降输送机构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还连接有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分别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上表面;升降输送机构还连接有配重机构,配重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相对两侧面。
进一步,所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长方形活动支架,活动支架靠近固定支架相对两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多个传输轴,传输轴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传输轴一端伸出活动支架,另一端插入活动支架内并设有堆积式输送摩擦辊轮;活动支架底部设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平行于传输轴且分别与两侧传输轴链传动;活动支架底部还设有平行于第一传动轴的第二传动轴和从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在活动支架相对两端,第二传动轴和从动轴两端设有和齿条啮合的升降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从动轴、传输轴与活动支架转动连接;活动支架内还设有升降电机和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和升降电机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链传动,输送电机和升降电机通过拖链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配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导杆,竖向导杆外滑动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上方设有至少两个滑轮,滑轮设置在上支架底部,滑轮上设有缆绳,缆绳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连接升降输送机构。
更进一步,所述同侧传输轴伸出活动支架一端两两链传动。
再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底部设有至少四个可调地脚,可调地脚通过垫块与立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生产线专用夹具的升降输送装置,该装置具有传输效率高,运行稳定,还为组装工作提供工作空间。该装置结构紧凑,通用性强,具有同步、平衡、稳定的升降传输系统,该装置可提供快速稳定的升降,升降单程时间为3S,使得夹持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工位传输,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座椅组装生产线升降输送机,安装于组装生产线的首末端,包括框架式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以及多个连接上、下支架的立柱13,立柱13内侧面设有齿条14,齿条14间设有升降输送机构2,固定支架1前侧面设有竖向滑轨15,竖向滑轨1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2上;升降输送机构2连接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还连接有第一接触开关31和第二接触开关32,第一接触开关31和第二接触开关32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2上表面;升降输送机构2还连接有配重机构4,配重机构4设置在固定支架1另相对两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卓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卓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片取料过渡机构
- 下一篇:一种LED供电电路直流供电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