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防跌倒离床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858.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秦毅;戴雪梅;邢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跌倒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型防跌倒离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社会福利院、养老中心或家庭等护理机构中,存在大量的老年、慢性病,自我照顾能力低下需要得到24小时地精心照顾。因疾病本身原因、家庭照护系统等因素,这类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照护能力认识不足,常在夜间、独处时等陪护空窗期,不告知身边的陪护人员擅自离床,导致跌倒、坠床等情况时有发生,引起遗憾或纠纷。
目前的监护报警装置主要针对患者已经离床的情况进行报警,这是极不安全的。这类监护报警装置未能做到在患者准备下床前就发出报警,失去了很大的监护意义。因为患者离床后可能已经导致跌倒、坠床,患者的损伤及危害已经产生。另一方面,离床报警装置通常在医院等场合使用,而目前的离床报警装置使用的是声光报警模式,而这种声光报警方式会影响周围人员。特别是夜间休息时,报警声或报警亮光会影响其他人的正常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影响他人休息、安装方便快捷的智能型防跌倒离床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计数方案为:
一种智能型防跌倒离床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报警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红外报警装置固定安装在床头的正上方墙面或者床边,所述红外报警装置内置无线发送模块,所述红外报警装置通过无线网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及手环报警器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手环报警器都内置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网络与护士电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报警装置采用贴片式固定方式,固定粘贴在墙面或床边,随时可以取下,且内置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手环报警器内置震动马达、LED灯珠及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报警装置的发出的红外波长范围为2m×1.1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随病患的坐高进行安装调节,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监护对象离床后及时告知值班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及时采取后继的服务措施,消除了监护对象离床后未及时跟进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夜间陪护时将报警模式调整为振动模式,以点对点的方式提醒陪护人员,这样报警信息接收更精确,并避免报警时影响周围人员的正常休息,而且在跌倒发生率及危害等级方面、该产品的独立性特点适合多人间及独立空间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红外报警装置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面或者床边,适用于不同患者,灵活性较强,而且随时安装,随时拆卸,极其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手环报警器可以佩戴在陪护人员手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报警模式(声光或震动),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休息。
4.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报警装置的波长范围适用多人房间,而且对于面对面设置病床同样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不会影响到其他病人的正常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图。
图中:1红外报警装置、2中央处理器、3手环报警器、4护士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智能型防跌倒离床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报警装置1,红外报警装置1固定安装在床头的正上方墙面或者床边,红外报警装置1内置无线发送模块,红外报警装置1通过无线网分别与中央处理器2及手环报警器3相连接,中央处理器2和手环报警器3都内置有无线接收模块,中央处理器2通过网络与护士电脑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装置1可以根据实际病患的坐高情况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床头上方的墙面或者下床的床边,当私自患者起身时,由于患者会先坐起来,这样就会碰到红外报警装置1发出的红外线,这时,红外报警装置1通过内置的无线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将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2和手环报警器3,而中央处理器2通过处理后,发送至护士电脑3,发出警报,并显示具体的床位,而手环报警器3会通过振动或闪灯的方式提醒陪护人员,进行离床告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计数领域的普通计数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计数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韧性人造石英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粉半透明环保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