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4538.9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镐;李喜俊;韩埼锡;许俊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复合材料材质,以用于固定到车体的部分为中心,局部刚性加强的悬置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悬置架利用模铸对铝进行中空铸造而成。这种悬置架存在重量重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为了加强局部刚性,仅存在通过成型肋条来加强的方法,因此存在诸多限制。
于是,介绍一种悬置架,其利用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制造而得到,并且通过利用衬套和肋条实现局部刚性的加强,从而,在进一步适用于变速器时,能够期待如降低噪音这样的振动绝缘效果。
作为上述背景技术所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不应认为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 10-2014-0068581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材料材质,以用于固定到车体的部分为中心,局部刚性加强的悬置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架包括:板部,在两侧形成有用于固定到车体侧的多个固定孔,并且为由树脂和强化纤维形成的复合材料材质;金属材质的衬套部,沿着上述固定孔形成有贯穿孔,并且被插入到上述板部的两侧内部;以及肋条部,为了确保刚性而与上述板部的背面连接,并且为由树脂和弹性比上述板部的强化纤维的弹性高的强化纤维形成的复合材料材质。
上述衬套部可以分为形成有上述贯穿孔的一侧和埋设在上述板部的内部并且形成有用于增大与上述板部的连接力的连接孔的另一侧。
上述衬套部可以由用碳纤维加强的铝形成。
上述肋条部可以包括:沿着上述固定孔的边缘形成并且向后方延伸的固定孔肋条;以及配置为用于连接上述固定孔肋条之间的第一连接肋条。
上述衬套部可以以沿着由上述板部和上述固定孔肋条所形成的上述固定孔的内侧周围面相接的方式被连接。
在上述板部的中央部形成有连接孔,并且上述肋条部可以包括:沿着上述连接孔的边缘形成并且向后方延伸的连接孔肋条;以及用于连接上述固定孔肋条和上述连接孔肋条的第二连接肋条。
上述肋条部可以包括:上端肋条,上述上端肋条由第一厚度面和第一弯曲面构成,上述第一厚度面从上述板部的上部向后方延伸而成,上述第一弯曲面从上述第一厚度面弯曲并且用于连接一侧的最上端固定孔和另一侧的最上端固定孔;以及下端肋条,上述下端肋条由第二厚度面和第二弯曲面构成,上述第二厚度面从上述板部的下部向后方延伸而成,上述第二弯曲面从上述第二厚度面弯曲并且用于连接一侧的最下端固定孔和另一侧的最下端固定孔。
上述肋条部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肋条,上述第一支撑肋条从上述第一厚度面向上方延伸而成,一侧端部与上述板部的背面连接,另一侧端部与上述第一弯曲面的正面连接;以及第二支撑肋条,上述第二支撑肋条从上述第二厚度面向下方延伸而成,一侧端部与上述板部的背面连接,另一侧端部与上述第二弯曲面的正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插入步骤,将形成有贯穿孔的金属材质的多个衬套部插入到第一模具内部;第一成型步骤,注塑用强化纤维加强的树脂来包覆上述衬套部,成型板部,上述板部沿着上述贯穿孔在两侧形成有用于与车体固定的多个固定孔;第二插入步骤,将连接有上述衬套部的上述板部插入到第二模具内部;以及第二成型步骤,注塑用弹性比上述板部的强化纤维的弹性高的强化纤维加强的树脂,成型肋条部,上述肋条部为了确保刚性与上述板部的背面连接。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架,能够利用由强化纤维和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得到形成有用于固定到车体的固定孔的悬置架,并且能够利用金属材质的衬套部和包括高弹性的强化纤维的复合材料材质的肋条部,提高固定孔的插入点刚性。
由此,能够实现部件的轻量化,并且在用作变速器的悬置架时,可以期待提高转向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悬置架的正面的图。
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悬置架的背面的图。
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板部的图。
图4为表示插入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板部的衬套部的图。
图5为表示连接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板部的背面的肋条部的图。
附图标记
100:板部110:固定孔
120:连接孔200:衬套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整合硅钢片的治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夹持间隙大小的夹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