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776.8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薛晨光;刘元宇;陆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229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式集热器 悬臂梁 组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式集热器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
背景技术
槽式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目前市面上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众多,不同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性能也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的好坏,同时也取决于集热器各部件的安装精度及方法,因此一种合理的安装工装及其方法尤为重要。
现在的安装工装及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集热器各部件都是通过现场组装连接起来,通常是人工安装,且都是采用原始的安装方法或简易工装,费时费力,精度无法保证;二是有的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翻转集热器,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现有的一些工装基础需要提前浇筑等,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精度统一、安装便捷的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包括工装底座,还包括扭矩轴槽座、集热管支架安装梁及若干对第一托片座和第二托片座,所述扭矩轴槽座分别设置在工装底座两侧,所述集热管支架安装梁固定在扭矩轴槽座顶端,所述第一托片座和第二托片座成对设置在工装底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工装底座包括若干成对设置的第一H钢和第二H钢及成对设置的第三H钢和第四H钢,所述第一H钢和第二H钢相互平行,所述第三H钢和第四H钢相互平行,第三H钢和第四H钢分别设置在若干对第一H钢和第二H钢形成的固定底座的两端,并与第一H钢及第二H钢相互垂直;所述扭矩轴槽座分别设置在第三H钢和第四H钢上,所述第一托片座和第二托片座分别设置在第一H钢及第二H钢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若干成对设置的第一H钢和第二H钢通过数根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扭矩轴槽座包括底板、销轴槽座、立板、及集热管固定支架;所述销轴槽座固定在底板上,其上部设有销轴槽口;所述立板固定在销轴槽座上,所述集热管固定支架与所述立板相连,集热管固定支架上部设有抱箍。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集热管支架安装梁由圆管和方管相互焊接连接而成,圆管长度与集热器扭矩轴长度一致,外径尺寸与集热管外径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集热管固定支架与立板间设有位置调节块,用于调节集热管固定支架相对于立板的水平和竖直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托片座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第三调节板及立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第一H钢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板相对于第一调节板的位置左右可调,第三调节板相对于第二调节板的位置前后可调,所述立板与第三调节板固定连接,立板上设有倾斜角度可调的角度调节块,角度调节块上设有托片销轴孔。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角度调节块下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角度调节块间设有调节角度调节块的倾斜角度的顶丝。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角度调节块上设有倾角面,所述托片销轴孔设置在所述倾角面上,所述托片销轴孔为通孔,其侧面开有螺栓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槽式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同时安装扭矩轴、悬臂梁、托片、销轴和集热管支架等部件,安装快捷可靠,精度高;在安装过程中无需翻转集热器,扭矩轴、悬臂梁、集热管支架及反射镜安装无需来回翻转;无需开挖基础,制作成框架一体结构,可在平直地面上直接安装,对环境要求小,有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为太阳能槽式光热电站镜场部分的快速、简洁、高效组装以及光学精度一致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热器悬臂梁组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槽式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工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扭矩轴槽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集热管支架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第一托片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总成检测的夹紧机构
- 下一篇:引擎盖临时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