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327.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根;范开林;杨华;张胜波;杨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群体 住宅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和变形,甚至倒塌,消能隔震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离,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实现地震时地动而建筑物基本不动,达到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保证结构基础的稳定性,需要对墙体进行合适的改良和设计,现有的高层墙体,通常在外墙内侧增加有内墙,然后在内墙的表面连接装饰板进行装饰使用,需要对内墙的结构进行改善,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套接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的侧面,所述减震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紧贴减震槽的外侧表面,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铆接有第二墙体,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另一 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墙体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顶板,所述封顶板的下表面铆接第二墙体,所述封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墙顶,所述第一墙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和伸缩套均有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音层由消音棉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减震效果,使得内墙墙体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出现瞬间坍塌的情况,能够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支撑,适用于高层内墙的支撑保护,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为分体式墙体,能够在地震冲击力下,相互进行缓冲,第一墙体能够通过第一弹簧的压缩复位,保证下部的稳定性,伸缩杆和伸缩套能够防止第一弹簧在长期使用时出现变形弯曲的情况,减震块能够防止减震槽由于冲击过猛与预应力钢板发生脱离的情况,如果出现脱离的情况,减震块能够起到第二重的减震作用,第二墙体通过铆接的方式与封顶板和预应力钢板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垫、第二弹簧和第二缓冲垫能够防止冲击力过猛使得第二墙体与结构脱离,使得第二墙体能够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对整体的上部进行良好的减震工作,第一墙体内的隔音层能够有效的组织噪音的传递,保温层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墙体内部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墙体、3减震槽、4减震块、5第一挡板、6伸缩杆、7第一弹簧、8伸缩套、9预应力钢板、10第二挡板、11第一缓冲垫、12第二弹簧、13第二缓冲垫、14第二墙体、15封顶板、16墙顶、17第一支撑板、18第一套筒、19支撑杆、20第二套筒、21第二支撑板、22隔音层、2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定位与B超一体化探头标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保温隔音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