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振音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9374.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商笑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笑影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振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振音响在运输过程中的防震减噪结构方面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采用共振喇叭内置技术设计的共振音响,可以实现共振音响在水平平面上表面的任意方位放置,也能充分发挥出共振喇叭的性能,但因为无适当的保护措施,内置悬空的共振喇叭容易在运输和运行时损伤。
此外,现有多数共振音响,大多只能放置于水平平面的上表面,部分可以应用在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下表面的共振音响,却因为压迫共振喇叭,使得共振喇叭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振音响,在其可以全方位任意放置在水平平面的上表面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其在运输和运行过程中共振喇叭易损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共振音响,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共振喇叭,还包括缓冲垫、固定件,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共振喇叭、缓冲垫分别抵靠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且所述共振喇叭与所述缓冲垫相互抵靠并挤压,当运输所述共振音响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共振喇叭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形成有连接部,所述共振喇叭设有定位槽,当运输所述共振音响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以及插装于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螺纹孔柱,所述固定件为螺纹杆,当运输所述共振音响时,所述固定件的中部插装于所述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的螺纹孔穿透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音响还包括隔音罩以及吸音材料,所述隔音罩半包裹所述缓冲垫、共振喇叭,所述隔音罩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所述吸音材料,用于实现所述共振音响朝向特定方向传递声音。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喇叭具有多个,所述共振音响还包括连接所述共振喇叭的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音响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下表面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膨胀螺栓或卡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振音响,缓冲垫与共振喇叭相互抵靠的安装在壳体内部后,实现相互挤压,共振音响在运行过程中,缓冲垫可有效减缓共振喇叭的无序摆动,共振音响可以任意角度的放置在水平平面的上表面,而为了解决共振音响在运输过程中因为较大的晃动或颠簸而出现共振喇叭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共振音响还进一步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共振喇叭之间,当需要运输共振音响时,利用固定件彻底固定壳体与共振喇叭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共振音响因较大晃动或颠簸而使内部部件出现受损现象,当共振音响在运行过程中时,便可将固定件拆卸下来。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共振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共振音响安装在待安装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笑影,未经商笑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9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