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6440.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4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郭云;朱四喜;王志康;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藻类 初级 生产力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的装置,大多采用测氧法(黑白瓶法),即测量透明玻璃瓶(白瓶)和不透光玻璃瓶(黑瓶)中浮游藻类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变化量来计算其初级生产力。原方法对于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存在着诸如实验时间长,不利于精确测定等局限性,且对于不同光照强度不能很好的进行适应,往往需要设置多组装置才能实现光照梯度水平,不利于快捷方便的开展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主要解决的是对于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中光照强度可进行连续调控的需求,而设计的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装置,通过可调节光照强度的玻璃装置,实现对光照强度的连续可变调节,从而达到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实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它含有水槽、光照装置、样品装置、光强可调装置和温控装置,光照装置在水槽的上方,样品装置位于水槽内中心,光强可调装置位于样品装置顶部,温控装置位于水槽内。
所述水槽为长方体形状,用PVC板材粘接,上方敞口,前端上方有进水口,后端底部有出水口。
所述光照装置包含有支架和光照灯,支架固定在水槽的前后壁上,光照灯位于光强可调装置正上方。
所述样品装置包含有圆筒和接管,圆筒为有机玻璃材料,底部封闭有底板,采用粘接,圆筒侧边上方开有口,设有接管。
所述光强可调装置为圆形盖,直径与圆筒一致,盖在圆筒正上方,粘接连接。
所述光强可调装置包含有圆框、手柄、内玻璃和外玻璃,内玻璃固定在圆框内,手柄粘接在外玻璃的边缘上,外玻璃可用手柄在圆框内旋转,圆框和外玻璃上均有角度标识,内玻璃和外玻璃均为带有偏振片的玻璃。
所述温控装置包含有电阻丝加热元件和温度计,电阻丝加热元件置于水槽的前端,温度计置于水槽的后端。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照灯与光强可调装置的联合作用,能够在实验室内有效模拟藻类野外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通过藻类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对藻类产生的初级生产力进行实验测定,装置配备的水槽与温控装置能够保障藻类反应体系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避免温度急剧变化对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可能带来的影响,实验周期结束后,通过样品装置圆筒侧边接管进行溶解氧含量的测定,以完成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最终测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光照灯与光强可调装置的联合作用,较好的实现了实验室环境下对藻类野外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模拟,能够准确的模拟并测定藻类初级生产力情况,解决了实验室环境下传统黑白瓶法难以实施、藻类初级生产力难测量等困难,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与便捷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光强可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1、水槽,2、进水口,3、支架,4、电阻丝加热元件,5、光照灯,6、光强可调装置,7、接管,8、温度计,9、出水口,10、圆框,11、手柄,12、外玻璃,13、内玻璃,14、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它含有水槽1、光照装置、样品装置、光强可调装置6和温控装置,光照装置在水槽1的上方,样品装置位于水槽1内中心,光强可调装置6位于样品装置顶部,温控装置位于水槽1内。
进一步,水槽1为长方体形状,尺寸为:500mm×500mm×250mm,用PVC板材粘接,上方敞口,前端上方有进水口2,后端底部有出水口9。
进一步,光照装置包含有支架3和光照灯5,支架3固定在水槽1的前后壁上,光照灯5位于光强可调装置6正上方。
进一步,样品装置包含有圆筒14和接管7,圆筒规格为:φ420mm×250mm,圆筒14为有机玻璃材料,底部封闭有底板,采用粘接,圆筒14侧边上方开有口,设有接管7。
进一步,光强可调装置6为圆形盖,直径与圆筒14一致,盖在圆筒14正上方,粘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6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