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砌体以及砌体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180.8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桂;于波;李昂;张雪辉;宣体健;黄名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1/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及 砌体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砌体以及砌体墙。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扶手或龙骨等埋件在砌体上生根,砌体就需要有满足其生根点。在现实中,往往会遇到在砌块中打入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后满足不了结构受力要求;或采用穿墙螺栓墙,但未必两面都会有操作工作面,并且两面都难免会露出螺栓,就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或在砌体上打入膨胀螺栓或者化学螺栓后还需隐蔽后置埋件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或穿墙螺栓等外露的工序,但这显然费时费力,工效低下,既增加人工成本,又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为此,需要研发一种既能使扶手或龙骨等材料在砌体上建立生根点,同时又能满足工序简单以及结构受力要求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砌体以及砌体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砌块上建立埋件的生根点所存在的满足不了结构受力要求以及工序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砌体,包括砖体,所述砌体还包括埋件以及混凝土,所述砖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埋件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为内八角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向侧边弯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堆砌而成的墙体,所述砌体墙还包括埋件以及混凝土,所述墙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埋件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开口槽分布于一块砖体上,或分布于至少两块砖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向侧边弯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砌体或砌体墙解决了在传统砌体或砌体墙上不能满足埋件生根点的问题,本实施例只需在传统砌体或砌体墙上开设开口槽,然后用混凝土填平开口槽并及时预埋埋件即可完成制造工序。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后期埋件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外露所需的隐蔽工序,省工省料、省时快捷,提高了工效,降低造价。同时混凝土与开口槽连接结构牢固稳定,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兼顾了效果与安全,考虑了极限承载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状态美观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砌体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砌体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砌体墙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砌体墙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砌体墙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砌体,包括砖体1、埋件2以及混凝土3,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槽11,所述混凝土3填充于所述开口槽11内,所述埋件2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嵌置于混凝土3内。
具体地,所述开口槽11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度。例如,开口槽 11可以是内八角凹槽;从而,开口槽11内部的混凝土3能受到槽口的限制,可牢固地嵌置于开口槽11内。所述连接部21的远离开口槽11槽口的一端可向侧边弯折,从而,能增强埋件2的抗拉能力。
制造上述的砌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11、用开槽机在砖体1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11,并清理开口槽11内的残余碎块;
S12、在开口槽11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埋件2,使埋件2的连接部 21伸入开口槽11内;
S13、向开口槽11内浇筑混凝土3,然后压实抹平;
S14、待混凝土3干结后,即制得砌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装的结构墙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