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9355.1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盈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盈量 |
主分类号: | B05C5/04 | 分类号: | B05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穆文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胶 金属 容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热熔胶金属容器,尤指一种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在家庭或工作场合中,热熔胶枪已成为修补或黏合物品的必备工具,现有技术的热熔胶枪为具一枪管,枪管内设有一可容置热熔胶的金属容器,该金属容器的一端形成一出胶口;枪管具有一加热装置包覆于该金属容器。在使用状态时,将一呈固态的热熔胶条放置于该金属容器中,该枪管的加热装置对该金属容器进行加热并软化热熔胶条,则该热熔胶条可自该出胶口流出,提供使用者进行修补或装饰的应用。
一般而言,热熔胶枪的热熔胶金属容器的出胶口设于枪管的轴心的位置,由于热熔胶枪的加热装置由外而内加热金属容器以加热热熔胶条,因此必须等待一段加热时间,待金属容器内的热熔胶条完全熔化后才可以将热熔胶挤出。为了提高使用效率,现有技术的改进通常是借助于增加热熔胶枪的枪管中加设加热装置、提高加热装置的导热温度等方式,以缩短热熔胶的熔化的等待时间;然而,前述改善方法却导致热熔胶枪的成本以及需耗费的电力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缩短等待热熔胶熔化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并节省加热用电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其包含一筒体,该筒体包含一容置空间、一开口、一出口端、一出胶部及一活塞;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筒体内;该开口设于该筒体的一端并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出口端设于该筒体相对于该开口的一端;该出胶部为中空管状,该出胶部凸设于该出口端上并靠近该出口端周缘的位置,且该出胶部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活塞可分离地在该筒体内活动。
较佳的,所述该筒体更包含一转接组件,其可分离地与该筒体的该出胶部相连接,且该转接组件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可经由该筒体的开口将一热熔胶条放置于该筒体的容置空间内,并抵顶至该出口端,其技术特征要点在于:该筒体的该出胶部穿设于该出口端周缘的位置,使得在具体实施状态时,不需要等待热熔胶条受热至完全熔化即可使用热熔胶。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简单而效益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缩短了等待热熔胶熔化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并节省加热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筒体11 容置空间
12 开口13 出口端
14 出胶部15 活塞
16 转接组件20 热熔胶枪
21 加热装置30 固态热熔胶
A-A 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热熔胶金属容器改良结构包含一筒体10;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筒体10为铝制金属材质,但并不限于此;该筒体10包含一容置空间11、一开口12、一出口端13、一出胶部14及一活塞15;该容置空间11形成于该筒体10内,且容置空间11可供容置热熔胶;该开口12设于该筒体10的一端并与该容置空间11相连通;该出口端13设于该筒体10相对于该开口12的一端;该出胶部14为中空管状,该出胶部14凸设于该出口端13上并靠近该出口端13周缘的位置,即当面向该出口端13时,该出胶部14是偏心穿设于该出口端13,且该出胶部14与该容置空间11相连通;该活塞15可分离地在该筒体10内活动。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别在于该筒体10更包含一转接组件16;该转接组件16可分离地与该筒体10的该出胶部14相连接,且该转接组件16与该出胶部14及该容置空间11相连通。在具体施用状态时,该活塞15可藉由气压将置于该筒体10内的热熔胶从该开口12往该出口端13的方向施加压力,使得该热熔胶更容易自该转接组件16流出;该转接组件16可为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转接喷头,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而进行更换,该转接组件16可与该出胶部14以螺合或卡合的方式分离地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盈量,未经王盈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9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机出料口防固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非晶合金孕育细化铝合金的添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