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针疲劳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6042.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4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醇伟;王健;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5 | 代理人: | 王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疲劳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针疲劳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PCB(印刷线路板)电路测试中所涉及的针床是一种测试治具,针床中含有一定密度的弹簧针,PCB板测试过程中弹簧针与开关卡针座及PCB板夹具钢针上下压合接触,此时弹簧针内部的弹簧有一定的压缩量。PCB电路测试中有上模和下模,以长针测试为例,上下模安装面上各安装上下针床,每个针床上都安装上下夹具,PCB测试过程中,PCB板放置于下夹具上,下模可上升下降运行,上模静止,当下模上升到达测试位后开始测试,此时上下针床的弹簧针一端与开关卡针座接触,另一端与夹具内的钢针接触,且弹簧针处于压缩状态,PCB板测试完成后,下模下降到原点位等待下一片待测的PCB板,如次重复进行。
任何弹簧针不得有失效现象(失效可为弹簧针断裂、镀金层磨损、弹簧断裂、弹簧针弯曲变形等),否则对PCB测试结果有不良影响;因此PCB板电路测试对弹簧针的使用寿命尤其重视,需要一种设备检测弹簧针可达到的使用寿命。行业内,针床内的弹簧针需要满足可重复正常使用800万次,因此需要一种测试设备满足可快速测试弹簧针疲劳老化次数达到800万次后检测弹簧针性能是否失效。若弹簧针满足800万次疲劳测试后性能不失效则同一批次的弹簧针满足品质要求,可进行下一步工序:装配针床;若弹簧针在800万次疲劳测试后性能失效,则同一批次的弹簧针不满足品质要求,不可使用。
简单来说弹簧针在正常工作中就是不断的被压缩然后还原的过程,为了达到检测弹簧针在压合800万次是否失效的目的,需要一种疲劳测试设备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簧针疲劳测试装置,可以快速实现对弹簧针的疲劳测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针疲劳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测试机构、感应机构、导柱、移动板、轴承座以及底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测试机构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导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移动板的底面与所述测试机构的顶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偏心轮以及接触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与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偏心轮,每一个偏心轮的外圈均固定有一个接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皮带和带轮;所述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带轮位于所述轴承座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感应片和光学传感器;所述感应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带轮相对的另一端,所述感应片位于所述轴承座外侧;所述光学传感器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外侧,所述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感应片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接触轮下方,所述移动板的数量和所述接触轮的数量一致,所述移动板上方固定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接触轮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移动板通过四个导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柱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部分套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机构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通过导向螺钉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由相同材质的纤维板组成,其中,所述下层板为五层板,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叠加的第一至第五层板,所述上层板为三层板,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叠加的第六至第八层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层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板上方,所述第一层板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至第五层板通过螺纹销固定为整体;所述第二至第五层板在同一位置处均设有贯穿的下定位孔;所述第五层板与所述第六层板间为空隙层,所述下层板与所述第六层板通过导向螺钉固定,所述导向螺钉一端为螺纹,另一端为圆柱头,所述导向螺钉的螺纹端从所述第一至第五层板依次穿过,最终拧入所述第六层板内设的螺套固定;所述第六至第八层板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八层板与所述移动板的底面接触;所述第六层板的底面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的孔径略大于所述下定位孔的孔径,所述上定位孔与所述下定位孔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隙层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针的压缩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载荷测试的芯棒及测试装置
- 下一篇:阀门开关疲劳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