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合细菌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915.9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林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合 细菌 培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合细菌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能够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故光合细菌被广泛应用到污水处理中。但光合细菌的生长主要受温度、光照、pH和氧含量影响。为实现光和细菌的大规模培养,目前,光合细菌培养主要是通过1.将培养基放置在发酵装置中加入菌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对所需培养基成本高、设备投资大;2.采用塑料桶,将培养基和菌种放入塑料桶中,利用阳光提供光能和热能,但这种方式受外界环境和光合细菌的沉降作用的影响,造成产品稳定性差,难以实现大规模培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光合细菌快速生长以实现其大规模培养的光合细菌培养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合细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培养容器,在所述培养容器的外部设置有透明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培养容器的一侧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培养容器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培养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螺旋管中插置有光源。
在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面连接输料管,所述输料管通过控制阀连接加料装置;在所述培养容器中设置pH值监测器,所述控制阀和pH值监测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培养容器、螺旋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双层壁,所述双层壁之间形成真空层。
所述培养容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透明材质。
在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放置加热装置,在所述培养容器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培养容器连接供气装置。
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面开设出料口,在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培养容器,螺旋管为透明管,螺旋管的内部设置光源,使螺旋管内培养液中的光合细菌充分接触光源,培养容器内部设置循环泵,使培养容器和螺旋管内的培养液形成循环,能够整个培养系统内的光合细菌充分接触光源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光合细菌快速生长,实现光合细菌的大规模培养。2、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容器顶面连接输料管,输料管通过控制阀连接加料装置,在培养容器中设置pH值监测器,控制阀和pH值监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预设pH值以及pH值监测器实时测得的pH值对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调节培养液的pH值,能够营造有利于光合细菌生长的pH值环境。3、本实用新型在培养容器的底部放置加热装置,在培养容器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位于培养容器内的水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使水温维持在光合细菌生长的最佳温度,能够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4、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容器、循环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双层壁,层壁之间形成真空层,有利于培养液的保温,能够保证光合细菌的生长所需的环境温度。5、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容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透明材质,能够增加光合细菌培养所需要的光照量。6、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容器连接供气装置,能够提供光合细菌生长所需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培养容器1,在培养容器1的外部设置有透明的螺旋管2,螺旋管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培养容器1的一侧连接,螺旋管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8与培养容器1的另一侧连接。在培养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图中未示出),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管7连接。在螺旋管2中插置有光源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林沃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林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罐接种口灭菌罩
- 下一篇:固体微生物生产设备及微生物肥料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