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214.5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邱峰青;王鹏飞;武天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6F3/04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的移动终端和诸如平板电视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中。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结合为一体,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显示和感知触控输入的功能。
根据液晶显示面板中集成触控面板的集成技术不同,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分为OGS(一体玻璃式)面板、onCell(表面覆盖型)面板和inCell(内嵌式)面板。onCell面板在彩色滤光基板(CF)上方形成触控电极层,inCell面板在彩色滤光基板(CF)下方形成触控电极层。电容式onCell面板和inCell面板采用触控感应电路检测感应电极的电容变化,从而检测用户的触摸动作和触摸位置。相比较而言,onCell面板和inCell面板可以减小厚度和改善显示效果,从而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更轻薄化。
图1和图2是现有的onCell触控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和俯视图。参考图1和图2,onCell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从上而下的触控电极层107、彩色滤光基板105、黑矩阵104、液晶层102和阵列基板101。阵列基板101和彩色滤光基板105相对设置,液晶层102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105和阵列基板101之间。阵列基板101上设置有显示驱动模块103,彩色滤光基板105设置有触控电极层的键合焊盘(Bonding pad)106,经由键合焊盘106将触控电极层的引出线连接到触控驱动模块(图上未示出)。
进一步地,为使得手机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将电容式指纹识别电路做在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上,放在手机的底部Home键位置,或者在手机背板上直接贴合指纹识别芯片,然后在Home键或者背板上打孔设置指纹识别芯片的触控感应区。因此,如何不打孔实现手机的指纹识别功能,是当前手机设计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异形设计彩滤光基板,并将指纹识别区域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的异形形状上,以避免打孔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彩色滤光基板;
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色滤光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设置在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
触控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用于检测触控位置;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一区域沿着所在平面向外延伸的空间,在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包括指纹识别电极。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的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和所述指纹识别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键合焊盘,所述指纹识别电极经由所述键合焊盘连接到所述指纹识别芯片。
优选地,所述键合焊盘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引线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和所述触控驱动模块集成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一体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区域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
优选地,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50至100平方微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将彩色滤光基板进行异形设计,从而将指纹识别模块集成在彩色滤光基板上,无需打孔就可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且在制作触控显示装置时,将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识别区域和触控感应层一起制作,在相同或类似工序流程制备下,相对于采用成品指纹识别芯片直接封装在电子设备内的制作方式,降低了成本,同时提供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是现有的onCell触控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onCell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指纹识别芯片和指纹识别区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智能超疏水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加热液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