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销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025.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李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46 | 分类号: | F01L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销执行器,用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其用于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为了使得气门的升程可变,凸轮轴分为套筒和轴芯两部分,其中对应每个气缸的若干个凸轮集成在套筒上,并通过套筒安装在轴芯上。每个凸轮都具有两种沿轴向排列的不同升程,套筒可相对于凸轮轴沿轴向移动来切换凸轮的升程。
为了驱动凸轮轴的轴向移动,套筒上设有沿周向环绕且彼此旋向相反的正、反沟槽,每个套筒上配备有一套的执行器,该执行器包括可伸入沟槽中的插销。其中有一种双销执行器,插销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插销对应一个沟槽。在工作时,两个插销交替地伸入对应的沟槽。由此,通过相互配合的插销和沟槽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来驱动套筒沿轴向移动,从而切换凸轮的升程。
但是,双销执行器中,两个插销无法实现互锁,使得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两个插销同时伸出的情况,从而引发执行器或者凸轮轴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双销执行器中,两个插销无法实现互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销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平行的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中,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可沿轴向相对于所在销孔运动;所述壳体中还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连通,所述通道中设有锁止件,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在外周面上分别设有锁止槽,所述锁止件能够伸出所述通道以与其中一个插销的锁止槽互锁,或者退至所述通道内。
可选的,沿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锁止件的长度大于所述通道的长度,且不大于所述通道的长度和所述锁止槽的深度之和,以使得在其中一端伸出所述通道并插入对应所述插销的锁止槽时,另一端退至所述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在面向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的两端分别设有锁止面,以在伸出所述通道时与所述锁止槽的槽壁相贴。
可选的,所述锁止面为球面或者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中心轴与所述插销的轴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在面向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的两端分别设有球状件,所述球状件的外表面形成所述锁止面。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沿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球状件。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通道的内壁在周向具有多个接触点,以限制所述锁止件在所述通道中沿垂直于所述通道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的,所述通道的内壁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通道之间的接触区域呈环形、且与所述圆形重合。
可选的,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呈直线状且与所述销孔的深度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锁止槽呈环绕所在外周面的环形。
可选的,所述锁止槽与所在插销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双销执行器的壳体中,除了用于容纳插销的销孔外,还设有通道以及设于通道中的锁止件,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销孔、第二销孔连通。锁止件被配置成:在其中一个插销伸出并与凸轮轴相互作用时,与另一个插销锁止,从而防止另一个插销朝向凸轮轴伸出。由此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插销伸出,以避免两个插销同时伸出的情况。
进一步,锁止件包括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球状件,球状件与通道内壁滚动接触,故而摩擦力很小,以降低磨损。当第一插销、第二插销交替伸出时,球状件可以快速地随着插销的上下运动而进行左右移动,避免由于球状件的响应缓慢而导致插销的卡顿,提高插销的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销执行器的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销执行器在剖视状态下的分解图;
图3、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销执行器在第一插销、第二插销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销执行器10,该双销执行器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于壳体11内的插销部12,插销部12包括第一插销121、第二插销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