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热能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547.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旭阳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2/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热能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收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热能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是目前社会及未来全世界都要强推的事,现在的用能产品分别在独立的进行节能改造。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能相关部门要求在节能上,不仅要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还要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在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具有示范作用的辐射效应的园区或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节能标准化示范项目,推广低温余热发电、吸收式热泵供暖、水蓄冷、高效电机以及电机系统能先进节能技术、设备,提升相关用能场所能源利用效率;在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项目中,相关部门跟踪节能领域国际标准发展,实质性参与和主导定制一批节能国际标准,扩大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等国际市场份额。加强节能标准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推动主要贸易国建立节能标准互认机制。
电器产品有国家强制执行的一二三级能耗标签,包括常用的家电,燃气具等用能产品。国家能源总消耗大致分为工业生产用能,居民生活用能,第三产业用能这三大类。三大用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节能的不断推进以及节能技术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用能的总量却在大量地增加。所以家庭节能,对减少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是有积极作用的。一直以来,民用产品的节能性能升级对降低能源消耗来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将居民生活中所有的耗能产品结合起来会分析,会发现生活中一直伴随着重复的能源消耗,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中,居民用空调制冷降低室内气温,室内同时又有室内的电器不断散发热量、厨房灶具散发热量、生活用热水在洗浴时也散发热量、阳光辐射热量、活动的人体等在散发热量,这些室内的热量在不断地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最终这些热量都需通过空调的压缩机来搬运,并散发到室外,达到室内降温的目的。从上述场景中可以看出:电器用电实现功能时,伴随着散发热量,又需要再次用电能将这些热量送出室外,重复进行能源消耗,但这部分能源却直接浪费在空气中,随着空气的移动排到大气,形成热岛效应,增加环境温度。所以,单个用能产品无论如何节能,都会流失很多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热能收集系统,解决在用电或者天然气实现相关产品功能时,它们散发到空气中的热能,还要再次用电能将它们产生的热能送出室外,产生重复能源消耗以及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综合用能器的优缺点,对居民主要用能方式和使用的主要用能产品进行研究后,总结出发明创造的方向,并经过长期研究试验,终找到了解 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热能收集系统,包括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蓄热装置、蓄冷装置和热泵,所述热泵分别与蓄热装置和蓄冷装置连接,并将蓄冷装置中的热能置换给蓄热装置,蓄热装置能将该热能传递给用热系统,或者蓄热装置与相关工质进行热能转化;用热系统为需制热的换热装置、生活用水系统、水地暖系统、温差发电装置等需要热源的系统;蓄冷装置能将需要降温的系统或装置制冷,如需制冷的换热装置、冰箱和冰柜等。
在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进风路径中设置有换热装置Ⅰ和换热装置Ⅱ,在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出风路径中设置有换热装置Ⅲ;换热装置Ⅰ与蓄热装置连接,并将蓄热装置中的热能传递给空气,换热装置Ⅱ与蓄冷装置连接,并将空气中的热能置换给蓄冷装置;换热装置Ⅲ与蓄冷装置连接,并将空气中的热能置换给蓄冷装置。
上述中蓄热装置为能够储蓄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且保温的装置;蓄冷装置为能够储蓄低温的液体且保温的装置;换热装置Ⅰ、换热装置Ⅱ和换热装置Ⅲ均为能将热能传递给其他物质的装置,例如:盘管、热管、传导片,翅片或者板式换热器等。蓄热装置的热量是从蓄冷装置中取得的,也就是高温热源的热量来自低温热源。热泵是一种将能量由低温处传送到高温处的装置。且热泵装置可消耗少量的能量就能高效利用显热或者低温热源的潜热。热泵在工作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通过传热工质循环系统收集热量并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输出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热泵技术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夏季制冷时,换热装置Ⅰ不进入工作状态,换热装置Ⅱ和换热装置Ⅲ均进入工作状态。进风路径中,换热装置Ⅱ将空气中的热能置换给蓄冷装置,并对空气进行降温;出风路径中,换热装置Ⅲ将空气中的热能置换给蓄冷装置。当蓄冷装置的温度升高时,启动热泵,将蓄冷装置吸收的热能传递给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将热能存储在工质中,用于加热生活用水或者其他能量转化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旭阳,未经郑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