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缆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469.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周敏;王魏东;何昌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54 | 分类号: | H04B17/354;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缆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和地铁的建设,铁路的移动通信覆盖场景越来越多,高铁和地铁地形特性适用漏缆覆盖,加上运营商和通信制式较多,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合路平台)加漏缆的覆盖方案成了现在的主流,为了便于隧道内的故障定位,TDR(Time-Domain Reflectometry,时域反射技术)便集成入了POI监控中。
如图1所示,传统的TDR设备在POI接入,因为POI与天馈对接端口是多路的(一般是2路或4路),每一路都需要一个TDR设备,POI的天馈端口连接天馈分布系统,也就是漏缆,每一个漏缆中都含有所有的需要覆盖的信号,而TDR设备是“一路一探”,如果混频将不能分辨故障发生在哪一路,所以TDR设备只能放置在靠近漏缆的位置,TDR设备的频带通常选择在移动通信频带以外,当放置在后级时其探测信号需要一个合路器接入漏缆中传输,而增加合路器后,插损增加、成本增加,且级联增加一级而使得覆盖信号的驻波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漏缆探测系统,将TDR设备置于POI合路器的输入端,去掉了传统的后级合路器,使POI插损减小、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驻波更容易调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缆探测系统,连接于多个接入系统和漏缆之间,包括第一POI合路器和第二POI合路器、与该第一POI合路器和第二POI合路器对应连接的第一TDR设备和第二TDR设备以及电桥;所述第一、第二POI合路器的输入端与多个接入系统和对应的第一、第二TDR设备连接,同时所述第一、第二POI合路器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桥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桥的输出端用于与漏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TDR设备和第二TDR设备输出的信号频带低于698MHz。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缆探测系统,TDR探测信号与多路接入系统的信号接入POI合路器,与传统的漏缆探测系统中TDR探测设备需要接入后级合路器的技术方案相比,该系统减少了设备的数量,达到POI插损减小、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驻波更容易调试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漏缆探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缆探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缆探测系统100,该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接入系统200和漏缆300,该系统100包括两个POI合路器,分别是第一POI合路器111和第二POI合路器112,而多个接入系统200包括第一接入系统集201和第二接入系统集202,所述第一、第二POI合路器111、112分别接入第一、第二接入系统集201、202。所述第一、第二接入系统集201、202所连接的接入系统的个数、频带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POI合路器111和第二POI合路器112分别连接N个接入系统(N为大于0的整数)。同时,第一、第二POI合路器111、112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第二TDR设备121、122对应连接,以通过第一POI合路器111和第二POI合路器112对第一接入系统集201和第二接入系统集202的信号与第一TDR设备121和第二TDR设备122的探测信号合路,分别形成第一合路信号141和第二合路信号142。所述第一合路信号141和第二合路信号142经过电桥130合路再向漏缆300输出。
所述电桥130包括四个接口S1、S2、S3、S4,其中S1、S2分别与第一POI合路器111和第二POI合路器112连接,S3、S4与第一漏缆301和第二漏缆3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