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842.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海;李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精立方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排气 功能 注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行业中,“困气”指的是注塑机合模注射热熔状的塑胶时,热熔状的塑胶在模具型腔内流动,挤压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如果空气不能有效地排出,就会造成困气,导致注塑产品注不满或影响产品质量。有一些注塑产品,比如汽车油门踏板上的底盖-电子加速器,根据产品设计需要,其柱子设计得很长,导致柱子注塑时塑胶过深,很容易产生模具出模困难和注塑产品困气严重的问题,导致产品的不良率非常高,产品表面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这类产品,由于产品柱子胶位空间有限,因此很难将顶出机构和排气机构单独分开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将顶出功能和排气功能集成到一起,解决设计有长柱子的产品的出模困难和注塑产品困气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包括设有产品模型腔的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下端设置有B板,还包括排气顶针和镶件,所述后模仁内设置有所述镶件,所述镶件内设置有所述排气顶针,所述排气顶针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下方设置有第三排气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排气顶针的头部轮廓线的垂直距离为0.02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槽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槽的内径比外径至少小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三排气槽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镶件的材料为S136模具钢。
优选的,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两个或以上所述产品模型腔。
优选的,所述每个产品模型腔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镶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镶件内设置了排气顶针,排气顶针上设置了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和第三排气槽,注塑时镶件内的空气依次从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和第三排气槽中排出去,使注塑产品不至于产生困气的问题,同时排气顶针又能将产品顶出去,使产品顺利出模。第二排气槽还可以收纳镶件内残留的塑胶碎屑,以免排气顶针复位时沾上塑胶碎屑导致排气顶针无法复位。由于产品的柱子周围的部位是最容易损坏的,在后模仁内这个部位设置镶件,当镶件损坏时,直接更换镶件即可,而不必更换整个模具。镶件的制作成本比整个模具低得多,可以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纵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顶针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后模仁,101-B板,102-产品模型腔,2-产品,201-柱子,3-排气顶针,301-第一排气槽,302-第二排气槽,303-第三排气槽,4-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包括设有产品模型腔102的后模仁1、排气顶针3和镶件4,后模仁1下端设置有B板101,后模仁1内设置有镶件4,镶件4内设置有排气顶针3,排气顶针3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排气槽301,第一排气槽301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气槽302,第二排气槽302下方设置有第三排气槽303。
第一排气槽301的深度,即第一排气槽301的中心线与排气顶针3的头部轮廓线的垂直距离L为0.025mm。L的距离是经过精确计算后确定的,当L大于0.025mm时,注塑时热熔状的塑胶就会从排气顶针3的第一排气槽301中跑出来,导致产品2成为残次品;当L小于0.025mm时,注塑时镶件4内的空气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产品2产生困气的问题,从而导致产品2产生缺胶烧焦等问题,同样使产品2成为残次品。第一排气槽301设置有四个,方便镶件4内的空气快速有效地排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精立方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精立方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扎带类产品的模具排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