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632.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宇;蒲俊兵;曹建华;李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沉积物 捕获 | ||
1.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装置(1)、过渡装置(2)和收集装置(3),所述捕获装置(1)、所述过渡装置(2)和所述收集装置(3)上下依次可拆卸连接后处于内陆湖泊河流中,内陆湖泊河流中的沉积物穿过所述捕获装置(1)后经过所述过渡装置(2)再进入到所述收集装置(3)内完成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装置(1)为内部空心的长条柱状结构,在所述捕获装置(1)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用于穿过沉积物的蜂窝板(4),在所述捕获装置(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将其内部水体排出的通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4)上每一个孔的直径为2-3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装置(1)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且该上下两部分通过第一法兰(6)可拆卸连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2)为漏斗状结构,并且所述过渡装置(2)的顶部通过第二法兰(7)可拆卸连接所述捕获装置(1)的底部,在所述过渡装置(2)的底部设有阀门(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6)和所述第二法兰(7)上对应的设有用于穿过绳索将捕获装置(1)悬挂在内陆湖泊河流中的固定孔(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为承转沉积物的接收瓶,所述接收瓶顶部的开口螺纹连接在所述过渡装置(2)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装置(1)、所述过渡装置(2)和所述收集装置(3)为亚克力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6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电路
- 下一篇:一种总无机碳高效氧化反应冷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