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柱连接结构和电池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723.2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朝阳;王有生;王四生;覃太平;李银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6 | 代理人: | 邓荣,徐文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连接 结构 电池 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电柱连接结构和包括该导电柱连接结构的电池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小型化、轻便化及便携带化,如摄像机、笔记本以及手机等,这些电子产品的驱动电源也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以及轻便化的方向发展,锂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锂电池包括壳体、电池顶盖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上端开口,电池顶盖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再通过形成在电池顶盖上的导电片,则可以将锂电池与外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实现供电。
现有技术中,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导电柱等多个元件,导电片设置在顶盖片上,导电柱的柱体穿过顶盖片及导电片以后,需要将柱体与导电片进行连接操作,使得导电柱、顶盖片以及导电片连接形成整体,但是,导电柱的柱体与导电片的连接操作较为麻烦及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导电柱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柱与导电片之间连接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导电柱连接结构,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包括基座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座板上的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面的外边缘形成有朝上凸起的环形条,所述环形条环绕所述柱体的外边缘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顶端面设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呈环绕所述柱体的外周布置,且位于所述环形条的内侧。
进一步地,沿所述环形条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环形条的内侧壁朝外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连接结构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中设有供所述柱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的上部形成有朝外倾斜的倒角环,所述倒角环环绕所述通孔布置;所述柱体穿过所述导电片的通孔,所述柱体的外周与所述倒角环之间形成有间隔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区域的深度不大于0.8mm。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顶端面呈平整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池顶盖,包括上述的导电柱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柱连接结构,导电柱的柱体的顶端面的外边缘形成有环形条,这样,当导电柱的柱体穿过顶盖片及导电片以后,环形条显露在导电片的上方,这样,当需要连接导电片及导电柱的柱体时,可以直接将该环形条与导电片进行铆接,使得柱体与导电片稳固连接,且连接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柱与导电片连接配合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柱连接结构运用在电池的电池顶盖中,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或者其他各种类型的电池。
本实施例中,导电柱连接结构包括导电柱,导电柱包括基座板101以及柱体104,柱体104形成在基座板101上,当导电柱进行安装时,柱体104穿过顶盖片106以及导电片105,且基座板101形成在顶盖片106的下方,抵接在顶盖片106的下表面,柱体104则纵向穿过顶盖片106及导电片105。
柱体104的顶端面103的外边缘朝上凸设有环形条102,该环形条102朝上延伸纵向布置,且环绕柱体104的外边缘布置。
上述提供的导电柱连接结构,导电柱的柱体104的顶端面103的外边缘形成有环形条102,这样,当导电柱的柱体104穿过顶盖片106及导电片105以后,环形条102显露在导电片105的上方,这样,当需要连接导电片105及导电柱的柱体104时,可以直接将该环形条102与导电片105进行铆接,使得柱体104与导电片105稳固连接,且连接操作较为简单。
为了更加便于环形条102与导电片105之间的铆接,本实施例中,沿环形条102自下而上的延伸方向,环形条102的内侧壁朝外倾斜布置。
另外,柱体104的顶端面103设有凹槽环100,该凹槽环100呈环绕柱体104的外周布置,且位于环形条102的内侧,这样,当环形条102被打压铆接时,挤压变形部分可以填充在凹槽环10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翅片盘管蒸发器的融冰装置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