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式行走喷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3838.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乐;王春建;宋志良;刘艳萍;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耿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113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行走 喷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湿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式行走喷浆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湿喷台车用于隧道、道路护坡、建筑基坑、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等领域,将搅拌均匀的混凝料通过管道输送到喷枪机构,使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高速喷射出去,从而在受喷面凝结硬化,形成混凝土支护层。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混凝土湿喷台车,虽然车身的稳定性得以提高,但当施工场地的地况复杂,混凝土湿喷台车移动困难时,台车施工极为不便;现有的混凝土喷浆车上分布有混凝土管道、速凝剂管道、风道,过多的管道给机械臂的动作带来更大的负担,且更容易造成管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集成、运转灵活的轮式行走喷浆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式行走喷浆车,包括有轮式行走底盘、设置在该轮式行走底盘上的喷浆装置,所述喷浆装置包括:对物料产生推动力的泵送装置、与所述泵送装置相连接的输送管路、末端设有喷嘴的机械臂、驱动所述机械臂的液压装置,所述喷嘴与所述输送管路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轮式行走底盘上还设有速凝剂添加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速凝剂添加装置上连接有速凝剂管道,所述送风装置上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速凝剂管道和送风管道通过混合装置相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所述两个输入口分别与速凝剂管道和送风管道相连接,所述输出口上接有混合管道并通过所述混合管道与所述喷嘴相连接。
为使喷嘴的运转更加的多变和灵活,所述喷嘴包括翻转体和喷头组件,所述翻转体包括连接在机械臂上的摆动马达、与摆动马达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架、与上连接架相连接的刷动马达、与刷动马达相连接的下连接架,所述刷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输出轴,所述马达本体的底端与上连接架铰接,所述马达本体上靠近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架铰接,所述下连接架包括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中间的横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刷动马达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刷动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喷头组件与所述横架固定连接。
所述马达本体的底端与上连接架之间设有万向节,所述马达本体与上连接架通过万向节进行铰接。马达本体的底端在万向节辅助下可以在空间内作一定角度的转动,给与喷头组件更好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刷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偏心轮和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偏心轮外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依靠偏心轮压紧,紧贴在上连接架端面,防止混凝土进入输出轴内。
所述保护套由硫化橡胶制成。
所述混合装置为后混合三通管件。
所述速凝剂管道与混合装置之间设有单向阀。单向阀起到防止风或速凝剂回流。
所述机械臂包括大臂和小臂,所述大臂通过回转机构连接在轮式行走底盘上,所述大臂和小臂之间设有变幅机构,所述大臂和所述回转机构之间还设有第一变幅油缸,所述变幅机构与大臂之间设有第二变幅油缸。
所述回转机构和大臂之间还设有自平行油缸,所述自平行油缸的油路与所述第二变幅油缸的油路相连通。在大臂仰俯运动过程中,自平行油缸与第二变幅油缸联动,可实现在垂直面运动过程中,小臂始终平行于地面,有利于操作人员操作并进一步提高了喷浆质量。
本套设备采用轮式行走底盘的,使喷浆车运转更加灵活。在原本混凝土湿喷机的基础上增加速凝剂添加装置以及送风装置。混凝土在速凝剂和风力的辅助下喷射的力度和均匀度得以提升,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速凝剂管道和风道经混合装置混合再通过一个管道输出,管道的布局得到了优化。综合上述特征提高了喷浆车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耿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耿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3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