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寻迹功能的运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1935.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姜雨萌;岳云峰;郭楚宁;徐林栋;候川玉;赵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B66F9/24;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功能 运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寻迹功能的运载车。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衍生了电子商务,给物流行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同时这也对传统的物流分拣操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快递员的快速的市场经营节奏要求有高效、快捷的分拣流程。自动化的分拣系统成本不低于千万,所以对于一般的小型物流仓库来说并没有能力承受成本的压力,那对于中小型物流仓库如何才能调高派送效率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资料查阅和实际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快递员目前的工作,分拣派送为快递员工作中的最重要一部分,因此对于现在对提高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目前关于分拣派送系统设计规划的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集散中心。
分拣系统是依据顾客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将商品从储位或其他区域中迅速、准确地拣出,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一种作业系统。分拣是快递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目前我国最为普遍和高效的分拣方式仍然为人工分拣。
国内的物流分拣派送设备很少,内场分拣派送操作主要靠人工,分拣效率低,搬运劳动强度大,同时存在暴利分拣搬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寻迹功能的运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货物分拣运送系统中的运载车,包括小车底盘、丝杆电机、升降滑块、货物升降台、运载车外壳、框架和步进电机,所述运载车外壳的底部底板固定连接小车底盘,运载车外壳为顶部设置开口的箱体结构,运载车外壳用于出货的一面为正面板,所述正面板两侧的侧板上开始竖直设置的滑槽,而运载车外壳的内部设置货物升降台,货物升降台的底部粘合框架,框架与滑槽对应的两侧边均设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货物升降台一侧的升降滑块与货物升降台对应的端面上开设轴承孔,轴承孔通过轴承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货物升降台,且货物升降台一侧的升降滑块上开设竖直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竖直的丝杠,丝杠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对应一侧侧板顶部的固定块,丝杠的低端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丝杆电机的输出轴,丝杆电机固定连接在运载车外壳的表面;所述货物升降台另一侧的升降滑块与货物升降台对应的端面上开设电机安装孔,电机安装孔内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安装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框架,货物升降台另一侧的升降滑块上开设竖直的通孔,通孔与光杆滑动连接,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一侧侧板顶部的固定块和小车底盘上,小车底盘底盘的底部连接行走驱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走驱动结构主要由车轮电机和运载车轮构成,小车底盘的底部底板固定连接四个车轮电机,其中两个车轮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且垂直正面板设置,而另外两个车轮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且垂直正面板相对的背板设置,所述车轮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对应运载车轮的转轴,而运载车轮的转轴通过车轮轴承连接在小车底盘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和货物升降台之间设置有满载检测器,框架的下端面安装有底盘高度检测器,满载检测器和底盘高度检测器均连接上层单片机的输入端,上层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下层单片机和上层单片机交互连接;所述小车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红外对管,同时运载车外壳的底板内侧固定安装寻迹开关,寻迹开关和红外对管连接下层单片机的输入端,下层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车轮电机,下层单片机和上层单片机均为AVR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面板的面板高度低于运载车外壳另外三面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运输效率高,适合小型集散分拣运输,本实用在分拣运送系统中,可以用来解决物流系统中快递员容易出现的暴力分拣、装卸不文明、出错率高、效率低等等问题。本实用具有自动寻迹功能,配合现有的分拣系统,能够实现自动上下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步进电机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菜芙蓉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糖尿病人群食用的配方食品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