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972.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蔡如来;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8;H01M6/0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壳体的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使用聚酯类高分子胶带(mylar胶)包裹裸电芯,从而使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但包裹mylar胶的裸电芯在入壳时,mylar胶容易被壳体口部刮破,增大了电芯内部的短路风险,mylar胶还可能在壳体口部留下胶体,影响后序顶盖和壳体的焊接。同时壳体在制造时内部可能会有残留的金属屑,使电芯内部短路。目前尝试对电芯壳体内部进行静电喷涂,有效解决了使用mylar胶实现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的弊端,并且节约了成本。但在对硬质的电芯壳体内部进行静电喷涂时,需要固定壳体口部,并且后续工艺要求壳体口部的内侧边缘部分保持光洁,不能有涂料覆盖。在喷涂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固定壳体的夹具以满足这一要求。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夹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体夹具,包括压板和密封圈,所述压板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边缘设置,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电池壳体口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延伸,并对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靠近并按压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弹性变形行程。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周设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与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内侧边缘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95~125°。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压板之间,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支撑板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缘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缘平齐。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进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面相接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夹具,包括密封圈和压板,在压板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环绕第一开口边缘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在密封圈上设有第二开口和环绕第二开口边缘设置的第二延伸部。该夹具在工作时,先使密封圈的第二延伸部进入电池壳体口部,再将压板从密封圈的外侧推入,使第一延伸部进入电池壳体口部并对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实现第二延伸部对电池壳体口部的压合。该壳体夹具利用压板的刚性向电池壳体口部施加固定作用力,同时通过密封圈与电池壳体口部之间的按压力,实现密封圈与电池壳体口部之间的密封,因此该壳体夹具在固定电池壳体口部的同时,可阻挡喷涂的粉末进入电池壳体口部附近区域,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口部内部边缘在喷涂时被污染,保证壳体在后续工序中满足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壳体夹具的爆炸视图;
图2为将固定板、密封圈和支撑板安装完成后的夹具示意图;
图3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前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正视图;
图8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前的立体图;
图9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立体图。
其中:
1-夹具;
11-压板;
111-第一主体;1111-第一开口;
112-第一延伸部;1121-导向斜面;
12-密封圈;
121-第二主体;1211-第二开口;1212-第二固定孔;
122-第二延伸部;1221-突起;
13-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电池封口上模
- 下一篇:绝缘膜以及包覆该绝缘膜的电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