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533.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永;吴鹏飞;薛敬玉;赵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庆永 |
主分类号: | B24B29/06 | 分类号: | B24B29/06;B24B47/14;B24B47/22;B24B41/02;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雕刻 自动 除尘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雕刻机包括木工雕刻机、石材雕刻机、广告雕刻机、玻璃雕刻机、激光雕刻机、等离子雕刻机、激光切割机。数控雕刻机可对木门,家具,金属,亚克力等进行浮雕、平雕、镂空雕刻等,具有雕刻速度快和精度高等技术特点。
木工雕刻机是数控行业专门制作木质家具和木质工艺品的一款机器。木工数控雕刻机一般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所述导轨前后运动的移动横梁,在所述移动横梁上设置有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雕刻头。通过雕刻头的移动,在木板上雕刻出预先设定的花纹或图像。
木工数控雕刻机完成木板工件的加工后,木板上遗留有许多木屑,加工部位还有毛边。因此,就需要对加工完的工件进行除尘和抛光操作,使之达到成品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抛光采用的方式是在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抛光辊,抛光辊的辊芯方向水平且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抛光辊转动,升降机构驱动抛光辊所在的支架上下方向移动并且与木板的板面靠近或远离,抛光辊沿着加工后的木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木板的抛光,现有的升降机构为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气缸,气缸分别布置在抛光辊的两端,两个气缸同步动作从而驱动抛光辊上升或下降,由于工作台上的木板两端会存在杂物或者凸凹不平的状态,当抛光辊两端的气缸动作,从而驱动抛光辊的两端同步下降,抛光辊与木板的上板面接触时,由于木板的不平整导致抛光辊与木板的上板面存在接触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木板的抛光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能够确保抛光辊对木板的抛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的移动方向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横梁上设置有抛光辊,抛光辊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横梁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抛光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与移动横梁上设置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进气与出气。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抛光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滑动方向竖直,所述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
所述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竖直布置。
所述抛光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所述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的轴芯水平且与抛光辊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上。
所述移动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滑动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辊利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驱动,从而连动抛光辊的辊芯升降,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工作台的距离,从而判断工作台上方的木板的水平度,进而将采集的距离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充气及排气,以控制抛光辊的辊身与木板上板面的充分接触,进而确保抛光辊的抛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的侧向两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庆永,未经冯庆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噪音的金属材料表面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