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气密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76127.0 | 申请日: | 201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刘志鹏;胡金洲;鲁梦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航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气密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片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膜片气密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膜片的检测都是人工测试,而膜片的气密、强度的检测要求非常高,用人工检测是不规范的,达不到测试要求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膜片气密、强度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片气密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气源系统、采集控制系统、试验装置,所述气源系统与试验装置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与试验装置连接,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设于底座上,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设有膜片切换件,所述膜片切换件上安装有膜片,所述上腔体上设有下测压孔,所述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下腔体上分别设有加压孔、泄压孔以及上测压孔,所述加压孔与气源系统连接,所述上测压孔和下测压孔分别与采集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气源系统包括气源柜,所述气源柜的输出端连向一个空压机的输入端,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连向一个减压阀的输入端,所述减压阀的输出端上沿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压力表和加压阀,所述加压阀的输出端连向加压孔,所述泄压孔处设有一个泄压阀,所述采集控制系统分别与加压阀和泄压阀控制连接。
所述采集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和监控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分别与加压阀和泄压阀连接,所述上测压孔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下测压孔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机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腔体的一侧对应观察窗的位置设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与监控主机信号连接。
所述膜片切换件包括环形固定盘,所述环形固定盘上沿环形固定盘的内圈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上设有环形橡胶垫,所述膜片设于环形橡胶垫上,所述膜片上设有压环,所述压环通过螺钉同时与膜片、环形橡胶垫以及环形固定盘固定且固定在第一限位槽上。
所述下腔体和上腔体都为立式圆筒形,所述下腔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环形固定盘通过螺栓与下腔体的上端面固定且固定在第二限位槽上,所述下腔体的上、下端面和上腔体的下端面都为法兰盘形,所述上腔体的下端面与下腔体的上端面之间和下腔体的下端面与底座之间都分别设有密封圈且都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腔体外侧设有防爆罩,所述防爆罩上设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膜片气密试验时,所述气源柜把气体输送至空压机,气源由空压机输送至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将气源的压力压缩至限定范围内后由压力表显示压力值,气体通过加压阀最后由加压孔进入下腔体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下腔体压力值,当压力到达需求值后,所述控制主机关闭进气阀,所述下腔体内的压力值开始保持并计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持续采集上下腔体内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的变化来判断膜片是否漏气;在进行膜片强度试验时,所述下腔体持续加压,直到膜片出现爆破,此时下腔体压力先持续上升,所述膜片爆破时下腔体压力会出现骤降,该骤降点的压力即为膜片爆破压力。爆破压力由控制主机和监控主机自动记录并显示和存储。试验完毕后,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泄压阀打开并进行泄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I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航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航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