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3836.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杨;郭峰;孙雨鑫;许涛;刘强;李凯;刘佳琪;秦伟;欧阳真子;陈辰;姜承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土壤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心典型部位取样,现有的土壤取样装置都是单一取样,对于不同位置和深度的细微变化没有对比性,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土壤取样装置都是单一取样,对于不同位置和深度的细微变化没有对比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取样筒、第二取样筒、第三取样筒、第四取样筒、第五取样筒、取样筒连接杆、主梁、连接杆固定孔、活塞杆、出样按头、把手杆和把手,所述第一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取样筒,所述第二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取样筒,所述第三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取样筒,所述第四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五取样筒,所述第一取样筒、所述第二取样筒、所述第三取样筒、所述第四取样筒和所述第五取样筒的顶端均连接有所述取样筒连接杆,所述取样筒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梁上,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取样筒连接杆一一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固定孔,所述取样筒连接杆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样按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取样筒、所述第二取样筒、所述第三取样筒、所述第四取样筒和所述第五取样筒的长度依次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梁上设置有所述把手杆,所述把手杆上设置有所述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取样筒连接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该装置利用多个不同长度的取样筒从不同的土地位置和深度对浅层土壤进行取样,可以将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土壤同时采样,便于进行比对,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壤取样装置都是单一取样,对于不同位置和深度的细微变化没有对比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取样筒;2、第二取样筒;3、第三取样筒;4、第四取样筒;5、第五取样筒;6、取样筒连接杆;7、主梁;8、连接杆固定孔;9、活塞杆;10、出样按头;11、把手杆;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层地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取样筒1、第二取样筒2、第三取样筒3、第四取样筒4、第五取样筒5、取样筒连接杆6、主梁7、连接杆固定孔8、活塞杆9、出样按头10、把手杆11和把手12,第一取样筒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样筒2,第二取样筒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取样筒3,第三取样筒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取样筒4,第四取样筒4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取样筒5,第一取样筒1、第二取样筒2、第三取样筒3、第四取样筒4和第五取样筒5的顶端均连接有取样筒连接杆6,取样筒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在主梁7上,主梁7上设置有与取样筒连接杆6一一对应的连接杆固定孔8,取样筒连接杆6与活塞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活塞杆9的另一端与出样按头10固定。
第一取样筒1、第二取样筒2、第三取样筒3、第四取样筒4和第五取样筒5的长度依次增加,便于采集到不同深度的土壤,形成对比。
主梁7上设置有把手杆11,把手杆11上设置有把手12,便于使用者用其施力进行取样。
活塞杆9的长度大于取样筒连接杆6的长度,便于采集土壤后利用活塞杆抵出。
把手12上设置有防滑槽,防止使用时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3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压中心架
- 下一篇:陶瓷棒自动磨削气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