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器结构体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534.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茂巳;小南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朴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器 结构 体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器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第412862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711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航空器的主翼的装配方法。在主翼的装配工序中,为了在骨架结构体安装翼板,需要对翼板进行高精度地定位。为了减少工时,希望在短时间内对翼板进行定位。
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第4128626号公报
特许文献2:日本特开2008-711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的定位的航空器结构体制造装置和航空器结构体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航空器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支承定位对象物的第一部位的第一支承单元、支承所述定位对象物的第二部位的第二支承单元、支承所述定位对象物的第三部位的第三支承单元、支承所述定位对象物的第四部位的第四支承单元、伺服装置组、控制所述伺服装置组的控制装置。所述伺服装置组包含:沿铅直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铅直轴第一伺服装置、沿所述铅直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铅直轴第二伺服装置、沿所述铅直方向驱动所述第三支承单元的铅直轴第三伺服装置、沿所述铅直方向驱动所述第四支承单元的铅直轴第四伺服装置。所述定位对象物是支承航空器结构体的零件的夹具。所述伺服装置组包含:沿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一伺服装置、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第二水平轴第一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二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二水平轴第二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三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三伺服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及所述第一部位之间,设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一双轴万向节。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及所述第二部位之间,设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二双轴万向节。在所述第三支承单元及所述第三部位之间,设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三旋转轴、第三双轴万向节、以及单轴滑动机构。在所述第四支承单元及所述第四部位之间,设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四旋转轴、第四双轴万向节、以及双轴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承单元沿所述铅直方向的驱动范围小于所述第三支承单元沿所述铅直方向的驱动范围。所述第二支承单元沿所述铅直方向的驱动范围小于所述第四支承单元沿所述铅直方向的驱动范围。
因此,利用多个伺服装置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对象物的定位。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航空器结构体制造装置,与使用起重机相比,定位对象物的定位更为短时间化、高精度化。特别是,定位对象物的旋转中心被高精度地配置在基准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对象物是支承航空器结构体的零件的夹具。所述伺服装置组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一伺服装置、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第二水平轴第一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二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二水平轴第二伺服装置、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第三支承单元的第一水平轴第三伺服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与所述第一部位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第一双轴万向节。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和所述第二部位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双轴万向节。在所述第三支承单元和所述第三部位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三旋转轴、第三双轴万向节以及单轴滑动机构。在所述第四支承单元和所述第四部位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铅直方向平行的第四旋转轴、第四双轴万向节以及双轴滑动机构。
因此,能够进行定位对象物的铅直方向的平行移动、第一水平方向的平行移动、第二水平方向的平行移动、围绕与铅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的旋转、围绕与第一水平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的旋转以及围绕与第二水平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尾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升力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