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精准发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6964.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刚;肖泽龙;高磊;李睿霖;马军;许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曹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捉 无人机 精准 发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反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精准发射系统。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用无人机开始向小型化、简单化、低成本化发展,并迅速在民用市场获得应用,已像雨后春笋一般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在田野中,公园里,大街小巷间,都随处可见旋翼式无人机的应用。但随着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兴起,无人机“黑飞”事件也不断曝光,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扰乱社会治安,甚至扰乱飞机航班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对民用无人机进行有序管理,并采取有效手段捕捉有害、危险的可疑无人机。
为治理“黑飞”,人们推出了不少技术防控手段。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用发射一张大网,大网由坚韧的材料制成,可以缠住无人机,让无人机无法飞行,最终捕获无人机。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6月29日公开一种网弹式反无人机智能拦截系统,申请人为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实用新型通过探测预警系统对来袭入侵无人机进行预警,由地面或空中控制发射系统接受雷达信号并发出拦截指令,通过发射智能拦截网弹对目标进行抓捕,智能拦截网弹通过释放发射由高强高模聚乙烯和智能导电纤维编织而成的网具,在电磁感应形成的定向牵引作用下拦截抓捕无人机,并通过网须缠绕无人机螺旋桨,使其失去动力,速度减慢,进行缠绕抓捕。虽然该实用新型在公布的文件中提到具有预警范围广、拦截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命中准确率高、智能高效等特点,可以对敌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干扰、拦截、抓捕,而且可根据预警信号中无人机的型号大小,选择发射对应网具的网弹,从而使拦截效果更好的特点,但该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张网发射拦截网弹,是根据发射时由预警装置测得的距离、速度信息预置了张网时间,这类方式存在不能调整张网火箭的拽网发射角度以致难以协调张网时机和捕获速度之间矛盾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对运动无人机目标的捕获效率和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拦机过程中因不能对张网火箭的拽网发射角度进行调节,以致难以协调张网时机和捕获速度之间矛盾,从而降低了对运动无人机目标的捕获效率和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精准发射系统。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精准发射系统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网具装置,环形阵列式分布于网具装置周围的拽网机构,以及与拽网机构连接的信息探测模块;网具装置,用于放置和发射网具;拽网机构用于根据信息探测模块给出目标距离信息,自动调整好最佳发射角度,在拽网机构发出时带动网具装置内的网具张开,使网具直径完全张开所需时间与飞行距离所需时间相等,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精准与快速捕捉;信息探测模块用于将获取的目标无人机的距离、位置、速度等信息与进行计算,得出调整拽网机构的最优发射角度。
优选地,上述网具装置由网筒,设置于网筒内部的网体组成。
优选地,上述拽网机构由发射筒,以及设置于发射筒内的火箭和控制器组成;拽网机构通过调整火箭最佳发射角度,点燃均布的火箭,拽出网体,飞向无人机。
优选地,上述信息探测模块由光学瞄准镜和毫米波调频雷达组成。
优选地,上述光学瞄准镜的光轴与毫米波雷达天线波束中心同轴。
优选地,上述火箭发射角度的范围为0-90°。
优选地,上述含火箭的发射筒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网筒的周围,以实现角度可调、同步发射。
优选地,上述网体采用尼龙丝或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或碳纤维材料编制而成。
优选地,上述网体上设置有网须,网须由丝状的尼龙丝或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或碳纤维材料编制而成。
优选地,上述发射筒内的火箭为4个或4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中的毫米波调频雷达获取无人机距离和速度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无人机的距离和速度信息调整张网角度,从而使张网发射装置获得最佳的张网速度和飞行速度,从而提高了发射装置的拦截和捕获效率。
2、本实用新型再通过配有光学瞄准镜,使其光轴与毫米波雷达天线波束中心同轴,可在视距范围内帮助使用者瞄准目标,使毫米波调频雷达的天线瞄准目标无人机,实现精准捕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6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