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857.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尤绍军;周鹏龙;龚建勋;陈卉珍;王磊;杜晓鹏;仵永刚;符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673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隔圈 圆锥 渗碳 轴承 外圈 淬火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淬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地,滚道为全斜边的圆锥渗碳轴承外圈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所用淬火模具结构示意图如附图2、图3所示。模具的定位尺寸设计原理是根据窄端面滚道的车加工尺寸减去公差确定。渗碳轴承外圈二次淬火冷却时会往里收缩出现“抱紧”模具的现象,用这种模具支撑内表面的套模淬火加工方法,由于模具工作面支撑着轴承外圈的滚道面,模具的定位尺寸(Ф模)等于外圈窄端面的滚道尺寸(Ф)减去公差,模具的工作角度α与圆锥外圈的滚道角度α一致,模具工作面与外圈滚道面形状吻合,以此便可以达到控制滚道尺寸涨缩和变形的目的。
随着产品结构的变化,无隔圈轴承(滚道带一段直边的轴承)越来越多,无隔圈轴承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该类轴承外圈滚道由一段直边和一段斜边组成,这种结构的渗碳轴承外圈,如采用附图2所示的淬火模具,则模具工作面与该结构的外圈滚道面形状无法吻合,直接导致滚道直边、斜边得不到支撑,尺寸涨缩、变形不能得到控制,现用模具结构已经不适用该结构外圈的套模淬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所述的模具为上下设置、结构相同的两个;每个所述的模具为外壁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均布凸台的半环形;所述模具的外壁面作为工作面,所述的工作面包括有由内向外倾斜设置的斜边和与所述的斜边连接的直边;所述的工作面上还设置有流油槽;所述的流油槽为沿圆周均布的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该模具结构中模具的工作面与这种滚道带一段直边的圆锥渗碳轴承外圈的滚道形状相吻合,即模具的工作面也设计成一段直边、一段斜边,合理的尺寸设计能同时满足模具工作面对直边、斜边滚道的支撑,达到了控制滚道尺寸涨缩和变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圆锥渗碳轴承外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O-B剖视图。
图4为轨道带直边圆锥渗碳轴承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O-B剖视图。
图中:1、套圈外径,2、套圈滚道,3、套圈辊道直边,4、模具工作面,5、流油槽,6、直边,7、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4、图5 、图6所示, 一种无隔圈圆锥渗碳轴承外圈淬火用模具,所述的模具为上下设置、结构相同的两个;每个所述的模具为外壁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均布凸台的半环形;所述模具的外壁面作为工作面,所述的工作面包括有由内向外倾斜设置的斜边7和与所述的斜边连接的直边6;所述的工作面上还设置有流油槽5;所述的流油槽5为沿圆周均布的多个。
模具设计方面:Ф2为图纸中滚道延伸至端面处尺寸,Ф1处尺寸为该处实际尺寸。第一步,设计模具定位尺寸时先参考Ф2尺寸与成品尺寸相比确定完留量,之后可确定模具斜边的理论定位尺寸Ф2’,第二步,确认完Ф2’后根据附图3中尺寸Ф1减去公差确定模具直边的定位尺寸Ф1’,同时需满足Ф1-Ф1’≥ Ф2-Ф2’
模具制造方面:在铸造车加工时,先按附图4中加工至Ф2’,再将模具垂直于底面车到尺寸Ф1’。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车加工尺寸Ф2’,之后才能得到准确的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棒齿条类工件齿面定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特大型轴承套圈淬火的组合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