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排放污物功能的鳗鱼吊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050.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兴顺烤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排放 污物 功能 鳗鱼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鳗鱼烘烤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放污物功能的鳗鱼吊水池。
背景技术:
吊水池是进行加工鳗鱼之前对鳗鱼第一次清洗的设备之前,清洗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清洗鳗鱼表面,第二方面是清洗鳗鱼体内的残留物,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对吊水池内部不断的冲水和放水,使吊水池内部进行不断的水循环,但是现有的吊水池在清洗鳗鱼表面时经常会有鳗鱼从吊水池的出水口位置进行流出,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将出水口通过渔网类的物体挡住,使水能够流出,而鳗鱼留在吊水池内部,但是这类的渔网又不能对使残留物全部流出,使残留物还依然留在吊水池内部,在鳗鱼呼吸的过程中残留物还会进入到鳗鱼的身体内部,导致二次污染,此过程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排放污物功能的鳗鱼吊水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排放污物功能的鳗鱼吊水池,包括加水槽A、加水槽B、吊水池及出水口,加水槽A及加水槽B的放置位置均高于吊水池的放置位置,吊水池的放置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放置位置,其特征在于:加水槽A与进水管B连接,进水管B与弯头连接且弯头与进水管B所成的角度为90度,所述的加水槽B与进水管A连接,进水管A与弯头连接且两者之间所成的角度为90度,吊水池内部设有档鱼阀且档鱼阀将吊水池分隔为两个区,其中一个为鳗鱼放置区,另一个为杂物区,杂物区与进水管C一端连接,进水管C另一端与弯头连接且两者之间所成的角度为90度。
所述的加水槽A及加水槽B底部连接有支座A,所述的吊水池底部连接有支座B。
所述的档鱼阀包括控制装置、动力装置、连接架、上移座、连接座、滑轨、支撑座、档柱、滑块及支撑杆,所述的支撑座两端与吊水池内壁连接,支撑座内部设有档柱,档柱顶部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侧壁与滑块连接,滑块与滑轨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轨位于支撑座顶部,所述的连接座与上移座连接,上移座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动力装置位于连接架上,连接架两端与支撑杆一端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滑轨连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齿轮A、电机箱、齿条A、齿条支板A、固定架、电动机、齿轮B、齿条支板B及齿条B,所述的齿条支板A及齿条支板B底部均与上移座连接,齿条支板A与齿条支板B上分别设有齿条A及齿条B,所述的齿条A与齿轮A相啮合,齿轮A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的齿条B与齿轮B相啮合,齿轮B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电机箱内部,电机箱位于连接架上,所述的电动机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电源、接收器及控制器,所述的控制箱位于连接架上,控制箱内部设有电源,电源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动力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此装置上增加了档鱼阀,档鱼阀的作用是在吊水池向出水口排放水时,通过档鱼阀可以阻拦鳗鱼从吊水池流入到出水口内部,而且通过档鱼阀内部的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的相互结合可以使档鱼阀自动的开启或者关闭,开启的作用是及时将吊水池内部的残留物及杂物区的内部的杂物排出,当排出结束后可以自动控制其关闭,一方面避免鳗鱼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避免人工的手动打捞,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档鱼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力动力装置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兴顺烤鳗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兴顺烤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