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293.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许颖光;代少飞;梁彦锋;陈雨雨;杨亚斌;杨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邹大坚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车辆 操纵台 压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地铁车辆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
背景技术
操纵台安装于地铁车辆的司机室中,为了防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摩擦,在安装过程中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压条作为操纵台上的一个过渡件,有效填补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同时,也很好的防止了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摩擦,其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安装不牢固,在车辆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松脱,就会造成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操纵台上构件变形。
现有压条利用挂钩将压条搭接在台面上,且台面相应的搭接处要下沉一个压条厚度的距离。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首先台面搭接处下沉增加了操纵台台面的制造难度;其次利用挂钩的搭接方式稳定性差,在车辆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压条错位、振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条脱落;三是这种方式使得安装更换不方便,增加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作安装、固定效果好的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安装于地铁车辆司机室内的操纵台上,包括呈带状的压条本体,所述压条本体包括相配合的安装固定部和水平防撞部,所述安装固定部上设有多个调节固定孔、以用于通过固定件将安装固定部固定于操纵台的台面侧壁上,所述水平防撞部水平固定于安装固定部的上沿处且朝向司机室内壁凸出设置、以用于减缓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碰撞摩擦,安装固定部固定后所述水平防撞部与操纵台的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固定孔均为腰形孔、以用于实现安装时的位置微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防撞部由安装固定部的上部向外折弯后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条本体采用玻璃钢材料利用模具一体化成型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钢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与现有设计完全不同,一是通过设置安装固定部和多个调节固定孔,能够将压条本体牢固的固定在操纵台的台面侧壁上,这种方式相对于搭接方式稳定性更强,在车辆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导致压条错位、振动,有效避免了压条脱落等风险的产生。二是通过在安装固定部的上沿设置朝向司机室内壁凸出的水平防撞部,水平防撞部不但能有效减缓操纵台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碰撞摩擦,同时这种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使得水平防撞部不再搭接在台面上,使得台面搭接处不再需要下沉设计,有效降低了操纵台台面的制造难度。三是这是特殊的设计形式,制作简单,水平防撞部能够与与操纵台的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台面美观,并且便于安装更换,有效减轻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采用玻璃钢材料利用模具一体化成型制成。玻璃钢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并且可塑性非常灵活,便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条装置安装在操纵台上时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条装置安装在操纵台上时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条装置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操纵台;2、压条本体;21、安装固定部;22、水平防撞部;23、调节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操纵台的压条装置,安装于地铁车辆司机室内的操纵台1上,具体处于操纵台1与司机室内壁之间。包括呈带状的压条本体2,压条本体2包括相配合的安装固定部21和水平防撞部22,安装固定部21上设有多个调节固定孔23、以用于通过固定件将安装固定部21固定于操纵台1的台面侧壁上,水平防撞部22水平固定于安装固定部21的上沿处且朝向司机室内壁凸出设置、以用于减缓操纵台1与司机室内壁之间的碰撞摩擦,安装固定部21固定后水平防撞部22与操纵台1的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