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独柱式高架车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205.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穆亮;朱小蓉;陈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1B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刘玉玲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轨道交通 独柱式高架 车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独柱式高架车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独柱式带长悬臂“桥-建”组合结构体系通常采用“干”字型结构型式,见图1,其独柱延伸至轨道层,站厅层和轨道层设置双层长悬臂梁,长悬臂梁通常为预应力结构构件。由于底层独柱需支撑上部所有构件自重、列车竖向静活载、人群活载、设备自重等荷载,故独柱构件尺寸往往很大,一般横向宽度为2-3m。站厅层为客流密集区,应以建筑空间通透、宽敞为宜,但如此布置,导致建筑使用功能较差。
从结构角度看,传统的“干”字型结构型式,结构竖向刚度仅能靠两层长悬臂提供,受上部列车运行限制,其挠度控制非常严格,长悬臂尺寸较大,导致站厅层结构层高较高。结构侧向刚度仅能靠独柱提供,尤其是垂直线路方向,结构刚度弱,不利于控制列车横向位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独柱式高架车站结构,采用在T型墩上支撑三排框架柱的结构形式,框架柱上方设置承接轨道的框架横梁,这种结构形式能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并能提供宽敞的建筑使用空间。
上述结构的具体形式如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独柱式高架车站结构,包括沿轨道方向间隔排列的至少两根独柱,每根独柱通过承台和基桩固定于地面,每根独柱顶部固接有一与轨道方向水平垂直设置的长悬臂梁,长悬臂梁两端及中间各设有一向上方延伸的框架柱,框架柱上方设有两根分别横跨中间框架柱与左侧框架柱、中间框架柱与右侧框架柱的框架梁;左右两个框架梁顶部各设有一轨道梁和一站台层,轨道梁和站台层沿轨道方向横跨在两相邻框架梁上方,两轨道梁居中,两站台层分居轨道梁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站台层包括站台板及用于支撑站台板的站台支柱,站台板通过站台支柱支撑于框架梁上方。
优选的,轨道梁下端嵌入框架梁内,与框架梁固定连接。另外,也可单独设置简支轨道梁放置于框架梁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两站台层外侧连接的钢结构屋盖。钢结构屋盖可以与站台层固定连接,也可以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站厅层布置形式为三排框架柱,分别位于悬臂梁中部和两端部,框架柱横向宽度可减小至1m左右,两侧框架柱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框架柱相比“干”字型结构型式构件,尺寸明显减小,建筑使用功能更优。
2、轨道层框架柱和站厅层长悬臂梁共同形成竖向单跨框架结构型式,结构竖向刚度更大,可减小轨道层竖向变形,有利于上部列车运行。
3、站厅层为三排框架柱,为两跨框架结构,结构侧向刚度较强,可有效抵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摇摆力等横向荷载,提高结构控制垂直线路方向变形的能力。
4、轨道层框架梁为两端固结,梁高较小,可降低站厅层层高,减小结构体量,节约投资。
5、本结构形式仅设置一层长悬臂梁,长悬臂梁通常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传统形式相比更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干”字型高架车站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中,1、基桩,2、承台,3、独柱,4、长悬臂梁,5、框架柱,6、框架梁,7、轨道梁,8、站台支柱,9、站台板,10、钢结构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独柱式高架车站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沿轨道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独柱3,每根独柱3底部设有承台2,承台2底部设有基桩1,独柱与承台、承台与基桩之间均为固接,基桩和承台位于地面以下。每根独柱3顶部固接有一与轨道方向水平垂直设置的长悬臂梁4,长悬臂梁4两端及中间各设有一向上方延伸的框架柱5,框架柱5上方设有两根框架梁6,两框架梁分别横跨中间框架柱与左侧框架柱、中间框架柱与右侧框架柱并与框架柱顶部固接。左右两个框架梁6顶部各设有一轨道梁7和一站台层,轨道梁7和站台层沿轨道方向横跨在两相邻框架梁上方,两轨道梁居中,两站台层分居轨道梁两侧。站台层标高高于轨道层标高。轨道梁7下端嵌入框架梁6内,站台层包括站台板9及分居站台板中间和两端的三排站台支柱8,站台板9通过站台支柱8支撑于框架梁6上方。两站台层外侧连接有一钢结构屋盖10。本实用新型所有构件间均采用现浇混凝土,节点间为固接。结构整体高度一般在20-35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换隐藏式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力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