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道式真空吸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673.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亦斌;于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道式 真空 吸附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的固定夹具,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型的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加工的固定方式一般为虎钳夹持或是压板配合螺钉进行夹持,此两种装夹方式存在装夹及卸夹的速度慢,在用力不匀的情况下很容易在待加工产品的表面留下夹持的痕迹,后期需要对这些痕迹进行处理。另外,传统的夹持方式也容易将加工产品夹变形。
随着电子行业中精密薄板类结构件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夹持方式已无法满足精密加工的要求,真空吸附夹具在精密薄板的加工中逐渐被普及。真空吸附夹具在夹持各种非磁性金属以及各类绝缘材料等薄板类结构件的机械加工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真空吸附夹具相较于传统的虎钳或压板配合螺钉的夹持方式,具有装夹卸夹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使用稳定可靠等特点,特别在克服精密薄板类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变形方面效果尤其显著。
传统的真空吸附夹具的结构通常是在吸附板的中间铣出一个空腔,通过外连接件和软管与真空泵相接,再在吸附板的表面钻出若干个与空腔连通的通孔作为吸附孔,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抽净空腔中的空气,使薄板工件贴平于吸附板的通孔表面,起到吸附固定和校平作用。该结构的真空吸附夹具结构比较简单,制作容易,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与不足:首先,每一种夹具只能应用于同一种规格的薄板,通用性差;另外这种夹具的制作耗时长,制作成本高(按一块吸附板2000个吸附通孔计算,仅CNC钻孔就需要耗时30至36小时)。其次,为了防止漏气,每一次装夹时都需要在薄板工件的四周贴上胶带进行密封,胶带只能一次性使用,遇水或油后表面就会失去粘性,因此这种真空吸附夹具日常作业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胶带。再者,胶带的使用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使用过后很容易在薄板工件的表面留下残胶,后期去除很麻烦。最后,由于吸附板的中空结构,后期很容易出现吸附板中间凹陷现象,影响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制作简单、无需胶带密封且结构强度高的真空吸附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道式真空吸附夹具,包括底座和吸附板,吸附板设置在底座上,其中,吸附板的表面设置有多条交叉的气道,气道为自吸附板的表面向吸附板内部凹陷的凹槽,在气道的交叉点上设置有贯穿吸附板的导气孔;气道内可选择地设置有密封条,气道的深度小于密封条直径,密封条将导气孔围在一个环形区域内;底座上设置有真空接口,真空接口与导气孔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气道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导气和吸附的作用,而且气道内可以设置密封条,可以根据待加工的薄板工件的形状和大小选择相应的气道设置密封条,通用性好;气道为凹槽结构,只需要在吸附板的表面铣出相应形状的凹槽便可,相对于钻孔,制作简单;使用密封条密封,无需胶带;使用导气孔抽气,不需要在吸附板的中间设置中空的空腔,吸附板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方案是,气道包括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导气孔位于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的交叉点上,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内可选择地设置有密封条;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在吸附板的表面划分出多个具有平整表面的小凸台。
可见,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的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密封条的设置也很简单,小凸台的表面平整,防止吸附在其上的薄板工件的变形。
进一步的方案是,气道还包括环形气道,环形气道设置在横向气道和纵向气道的外围,横向气道、纵向气道和环形气道相互连通。
可见,可以在环形气道内设置密封条,加工大尺寸的薄板工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气道、纵向气道和环形气道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见,所有的气道结构相同,气道的加工更加简单。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气孔设置有两个,底座上设置有连通两个导气孔的第一通道,底座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一通道和真空接口的第二通道。
由此可见,设置两个导气孔防止其中一个导气孔堵塞时,另外一个导气孔还能起作用;底座上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对于设置大面积的中空腔,增加了整体强度,吸附板不容易出现中间凹陷的现象。
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条为发泡型硅胶条,气道深度比密封条直径小0.2毫米至0.4毫米。
可见,这种硅胶条具有质地柔软,回弹性好,耐油耐水,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气道深度比密封条直径小0.2mm。气道的底部设置为圆弧形。
可见,气道底部的形状与密封条的形状相吻合,提高密封条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道式真空吸附夹具实施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