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级压射中心浇口压铸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098.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5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 射中 浇口 压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级压射中心浇口压铸模。
背景技术
中心浇口压铸模的余料取出需要高设置相应的去除中心浇口的机构,切断、扭断或拉断直浇口余料,模具需要多次分型,且产品的制密度不高。
在压铸生产中,压铸模压铸生产制品时,最难以克服的是制品致密度不够而带来的困扰,如何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铸件的产品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级压射中心浇口压铸模,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级压射中心浇口压铸模,包括动模板与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有动模镶块、定模镶块以及型芯,所述动模镶块、定模镶块以及型芯围成型腔以及接入型腔的内浇道,所述动模板上经弹簧与浮动分流锥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定模浇口套,所述浮动分流锥的另一端与定模浇口套相贴合,所述浮动分流锥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以连通或封闭内浇道与定模浇口套之间的接口,所述定模浇口套经压室与压射冲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动分流锥外套设有动模镶块,所述浮动分流锥与动模镶块滑动配合,所述浮动分流锥与动模镶块上均设置有用以滑动配合的台阶。
优选的,所述浮动分流锥与定模浇口套相贴合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外沿高、中心低、向浮动分流锥方向凹陷。
优选的,所述压射冲头一级压射力小于弹簧的弹力,所述压射冲头二级压射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合理,将传统的固定式分流锥改为可动式分流锥,在分流锥底部安装弹簧,并设置动作空间,使分流锥随着压铸机的压射力的变化而运动,从而实现压室与内浇口之间通道的开闭控制,使一次液态金属压射变为两次,使金属液充入模腔时产生增压效果,从而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浇口封闭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浇口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动模板,2-定模板,3-动模镶块,4-定模镶块,5-型芯,6-型腔,7-内浇道,8-弹簧,9-浮动分流锥,10-定模浇口套,11-压室,12-压射冲头,1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二级压射中心浇口压铸模,包括动模板1与定模板2,所述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设置有动模镶块3、定模镶块4以及型芯5,所述动模镶块3、定模镶块4以及型芯5围成型腔6以及接入型腔6的内浇道7,所述动模板1上经弹簧8与浮动分流锥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定模板2上设置有定模浇口套10,所述浮动分流锥9的另一端与定模浇口套10相贴合,所述浮动分流锥9在弹簧8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以连通或封闭内浇道7与定模浇口套10之间的接口,所述定模浇口套10经压室11与压射冲头12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分流锥9外套设有动模镶块3,所述浮动分流锥9与动模镶块3滑动配合,所述浮动分流锥9与动模镶块3上均设置有用以滑动配合的台阶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分流锥9与定模浇口套10相贴合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外沿高、中心低、向浮动分流锥9方向凹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射冲头12一级压射力小于弹簧8的弹力,所述压射冲头12二级压射力大于弹簧8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合模时,浮动分流锥9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压向定模浇口套10,浮动分流锥9与定模浇口套10相碰贴,封闭内浇道7与定模浇口套10之间的接口,压射冲头12先做一级低速压射,弹簧8的弹力承受金属液的静压力和动压力并保持不动,压室11与内浇口之间的通道保持封闭,金属液充满压室11,预先排去压室11内的大部分空气,避免了金属液提前进入型腔6,大大减少了后继压铸过程中卷气和氧化夹渣的产生;
(2)压射冲头12做二级高速压射,压射冲头12以高速高压前移,金属液挤压浮动式分流锥,打开内浇道7与定模浇口套10之间的接口,金属液随之经内浇道7进入型腔6完成充型;
(3)然后压射冲头12进入一级增压阶段,压射冲头12对金属液施加稳定高压,从而大幅提升压铸件的致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腔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气力输送管道支架连接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