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组、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6763.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海;苏伟;蒋荣勋;孙迎禹;陈国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电机 控制器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器组、具有该电容器组的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控制器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的快速开关会引起高频脉冲电压,在给充电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该高频脉冲电压会对充电电池造成一定的损伤;且电机控制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会产生共模噪声,该共模噪声会通过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线束进行传导及辐射,从而降低了MCU自身的电磁兼容性。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电机控制器的直流端口增加一Y型电容器组,从而有效的抑制IGBT的快速开关所引起的干扰,同时在MCU内部提供共模电流流通的路径,使共模噪声在电机控制器内部得到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组、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从而有效的抑制电机控制器中的IGBT的快速开关所引起的干扰,同时在MCU内部提供共模电流流通的路径,从而降低共模噪声;且降低电机控制器直流端口的直流母线对地的电压波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组,包括:
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与吸收电容正母排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吸收电容负母排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公共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吸收电容正母排和吸收电容负母排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均为0.47μF的安规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通过内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接线焊盘与所述吸收电容正母排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电容通过内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接线焊盘与所述吸收电容负母排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电容的接地端通过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面的电子软线与固定吸收电容的螺钉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焊接点表面均具有环氧树脂灌封胶。
其中,所述吸收电容正母排与电机控制器直流端口的正极螺接,所述吸收电容负母排与电机控制器直流端口的负极螺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电机控制器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电机控制器直流端口的,如上所述的电容器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控制器的直流端口增加Y型电容器组,从而有效的抑制了所述电机控制器中的IGBT的快速开关所引起的干扰;且在MCU内部提供了共模电流流通的路径,使共模噪声在电机控制器内部得到降低,同时不仅降低了直流母线的对地电压波动,也降低了共模噪声通过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线束传导及辐射发射的强度,提高了MCU的电磁兼容性;将电容器组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壳体内,提高了电容器组的可靠性;且具有电容器组的壳体在电机控制器内是单独的元器件,因而安装便捷,如发生不良时可单独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三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1-吸收电容正母排,2-吸收电容负母排,3-电子软线,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组,包括:壳体4;设置于所述壳体4内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三电容C3;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与吸收电容正母排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吸收电容负母排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公共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6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